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自然保护区周边村民应该拥有和实现自己的发展(3)

2015-04-03 02:35
导读:四、在实践中 发展 农村 社区发展 理论 农经所在实践中对农村社区发展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以下现有理论观点的反思与修正: (一) 造成农村社区发

四、在实践中 发展 农村 社区发展 理论

 

    农经所在实践中对农村社区发展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以下现有理论观点的反思与修正:

(一)   造成农村社区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的不在于区位劣势、资金缺乏、 交通 不便,人才制约等,而在于社区内部因体制、机制不活而难以滋生发展的力量

因此,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应该在破除计划 经济 的旧体制,进一步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方面下功夫。 1988 年,农经所受托协助制定镇康县发展规划时,曾经论证过“边远落后地区计划经济旧体制链环容易被打断、可以率先进入市场导向型的经济新体制”。

(二)   贫困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不能归结为“愚昧”、“懒惰”、“素质低”,而是他们长期来没有从 社会 获得发展的机会与资源

例如,贫困农户极少从国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获得发展生产经营的贷款,农行和信用合作杜为数不多的农业贷款往往成为村社中的干部、能人及其亲朋好友等强势集团的独享品,作为弱势集团的贫困农户往往难以沾边,即使是国际组织援华项目也难以完全摆脱项目区强势集团的纠缠而把资源瞄准贫穷农户。因此,那种“治穷先治愚”、“治穷先治懒”等口号,不但不符合贫穷农尸的实际情况,相反还会干扰我们制订正确的扶贫计划与政策。

( 三 ) 建立自动瞄准贫穷农户的经济机制

农经所认为,扶贫不仅是一个同情穷人、帮助穷人的道德过程,更主要的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无论是社区发展项目,或是具体的扶贫项目,都需要建立一种自动瞄准贫穷农户的经济机制,以保证宝贵的扶贫资金、物资、技术等资源能够畅通无阻地送达目标农户。所谓“自动瞄准机制”,就是使农村社区中的干部、能人及其亲朋好友,对扶贫资源不愿意、不耐烦“争”着使用。例如现有扶贫资金使用的无息、低息或贴息,表面上看起来是减轻了贫穷者还款的负担,但在实践中这种优惠贷款往往被村社强势人群所占有而到达不了贫穷者手里,而在变无息为有息、低息为高息之后,这种贷款就 自然 而然地瞄准并到达了贫穷农户,实践证明,贫穷农户使用略高于银行利息的扶贫贷款,既避免了农村高利贷的盘剥,又发展了家庭生产与经营。

( 四 ) 提出“拿钱养起的示范户并无示范作用”的观点

培养示范户,靠典型引路,这是我国长期来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目的在于号召更多的贫困者仿效他们。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出于示范成功的考虑,选择的示范户往往是那些能干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投入的人,甚至是有关系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社区的强势人群。其实,这样的农户即使没有外部的帮助和投入,也能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实现发展;如果再加上示范项目的无偿投入和各方面的特别关照,当然可以尽快成为先富裕户、典型户了。对于这样的“示范”和“典型”,其他人怎么可能 学习 和仿效呢 ?!( 赵鸭桥, 1998) 实践中常常听到非示范户这样的议论:如果把给予示范户的投入和条件的一半给予我们,我们可以比示范户干的更好 !

( 五 ) 以人的发展为标志的“软件”建设,比以修路、造田、盖屋、买车等为标志的“硬

件”建设更重要

实践中,贫困落后区域的官员们往往热衷于接受修路、造田、盖屋、买车等“硬件”建设。因为这些所谓的“硬件”,一方面他们自己可以优先享受或独享,另一方面可以显示他们的政绩。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忽视以人的发展为标志的“软件”建设。发展经济学家们早已论证过 教育 和培训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经所的贡献在于,以大量的实证材料证明,人的发展特别是贫困社区官员观念的转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贫困社区发展的最关键“软件”建设:被许多人严厉斥责的贫困社区“等,靠、要”思想和行为,是长期来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以“救世主”身份无偿恩赐的结果,而要解决这种“等、靠、要”的思想与行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援助由无偿变为有偿。

( 六 ) 包括国际组织援助在内的所有社区发展项目,都要从政企不分的传统作法中解脱出

来,创造新的执行方式。

中国 已经实施的社区发展项目,毫无例外地由政府机构实施,特别是国际组织援助的社区发展项目,中国政府机构更是在给予高度重视的前提下,强化着日益严重的政企不分,形成了“一个项目,一个政府领导小组、一套政府工作班子”的模式。其结果,当然有政府机构执行中便于协调和集中力量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越来越庞大:二是政府机构既是项目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又要执行监督者职能,往往造成项目微观活动没搞好,监督也流于形式:三是政府官员在直接从事缺乏外部监督的经济活动的同时,往往滋生贪污、挪用等腐败行为。为此,农经所呼吁中国政府机构从社区发展项目的具体执行者身份中退出,把具体执行任务交给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去充任,而自己则专司计划和监督职能。

共5页: 3

论文出处(作者):赵俊臣
上一篇: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