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自然保护区周边村民应该拥有和实现自己的发展(4)

2015-04-03 02:35
导读:五、 农村 社区调查 方法 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在 YUEP 社会 经济 本底调查过程中,调查者除了采用经济学、 社会学 常用的二手资料收集与 分析 、关键信

五、 农村 社区调查 方法 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

 

       在 YUEP 社会 经济 本底调查过程中,调查者除了采用经济学、社会学常用的二手资料收集与 分析 、关键信息人座谈会等方法外,还把参与性农村快速调查评估( PRA )技术与问卷调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提高调查的效率和精确度。

       所谓参与式农村快速调查评估( PRA ),是在外来者(学者或官员)的协助下,使当地人 应用 他们的知识分析与他们自己生产生活有关的环境和条件,制定今后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最终使当地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方法与实践活动。 PRA 是从 RRA 发展 而来。所谓 PRA ,即农村快速评估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适应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政府援助发展 中国 家农村发展项目急需了解当地情况而兴起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吸取了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测量绘图学、数学等的方法,例如关键信息人访谈、村民会议、矩阵分析、分类分析、直接观察等等,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调查方法。实践证明, RRA 对于外来者来说,确实能够较快地获得项目区的第一手资料,以适应援助项目之急需。但是,由于 RRA 方法中当地村民没有或极少参与,处于被动接受调查地位,因而在许多时候向外来者提供的信息并不准确、完整,特别是对外来者实施的发展项目不感兴趣,更不积极参与,使许多发展项目最终归于失败。

       在深刻反思 RRA 的基础上,国际发展学家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发展经济学 理论 中关于落后地区农民同样是理性的、精明的、只要给予一定的发展机会他们就会抓住并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等观点,把调动当地社区特别是村民积极参与作为援助项目的宗旨,摆在了优先位置。这样,当地村民不参与的 RRA ,就 自然 地发展成为改变外来者的态度和行为、着眼于与村民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亲密的关系、充分相信村民的能力、注重外来者与当地村民的相互 学习 的 PRA 。由此, PRA 也就形成了三个理论前提:一是广泛的参与是保证所制定的计划能够产生效益并使当地村民公平地受益;二是当地村民的乡土知识和稳定持续的经济、 政治 及生态系统是改善经济和环境的基础;三是通过社区自我管理途径和活动可以实现真正扶续的自我发展。

       根据以上的理论前提, PRA 常用关键信息人访谈、半结构访谈、社区村民会议、参与式制图、村社 历史 图系(大事记)、季节历、矩阵排序、姓别分析等。在国际援助中国农村社区发展项目的实践中, PRA 方法的使用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一是由于 PRA 过于讲求方法,而许多方法又过于繁琐,因而基本上是在国际援华农村社区发展项目中应用,这是因为国际项目往往安排了充裕的 PRA 经费;而在中国政府的项目、企事业团体的项目中由于经费不多,因而很少推广;二是在方法过于繁琐的情况下,许多使用者往往偷懒,造成了获得的信息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准确性,致使 PRA 的推广者、使用者们在中国非 PRA 的其他专家面前特别是政府官员面前觉得腰杆硬不起来,反过来他们往往埋怨政府官员“愚不可教”,这就不能不与 PRA 本意中的尊重与相信他人的“真缔”相悖。

       此外, PRA 方法中的半结构访谈,不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解释,而且使用不当也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这是由于:第一,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或者访谈者不具有当地被访谈者的知识特别是村民们常用的语言词汇,被访谈者要么是不懂访谈 内容 ,要么是无词语可用;第二,中国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特殊风俗习惯与传统,与外来者始终保持着警惕与距离;第三,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若是异性,则往往无法访谈;第四,访谈的时机与场合如果不适合,被访谈者往往产生出不理解乃至反感、逆反心理;第五,访谈者如果提出诱导性 问题 ,使被谈者不得不“顺杆往上爬”;第六,中国现有的 PRA 专家基本上都是年纪太青、阅历太浅、经验太少的专家、特别是对 研究 对象缺乏了解,因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于自信在访谈过程中不会甄别真假信息,更不会测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 PRA 使用者又过于迷信当面访谈的真实度,也就不能不使其在现实社会中因获得虚假信息、残缺信息、肤浅信息而处于尴尬地位。

       近年来, PRA 经常使用一种叫做会议讨论凑集法,即约请研究对象的相关人员举行带有游戏方式的会议,就设定问题让与会者发表意见, PRA 工作者当场用粗笔在大白纸上把各人观点写出来,从而形成凑集的结论。这一方法的优点,一是会议以游戏方式进行,增加了与会者的兴趣;二是把各人开动脑子说出的问题当场归纳;三是各个观点写在大白纸上,便于避免重复。但是,这一方法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一是由于临时凑集发言,参会者往往缺少深思熟虑的时间与场合;二是在公开会议的场合上,有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公布自己的看法,往往出现少数人操纵会议观点;三是过于“庸俗”的游戏,容易冲淡严肃的主题,有的年纪大的人往往对此感到羞怯,有的甚至嗤之以鼻。

       那么,在人们进行社会经济本底调查大量使用 PRA 方法时,如何避免与弥补 PRA 方法的缺陷呢?我们的作法是把 PRA 和问卷调查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谓问卷调查,是在对研究对象区域社会、经济、生活或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的前提下,用表格式问卷的形式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让随机抽样的人填答,以大量获取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资料。由于被调查者是在保密情况下填写问卷调查表,个人的真实意愿及社区的真实情况往往不受 影响 地反映了出来。而且,问卷调查瑶设置为各种概念、发展现状的精心准备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一份问卷调查表中的提问问题,一般来说要经过拟定、审查、评判、修改以及再审查等环,特别是某些专家的审查与评判结果,很可能会使问卷调查表修改得更趋完善,保证了同一问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

       实践证明,问卷调查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问卷表中提问问题的设定,即采用相关假设和界定假设的方法,首先确实解释指标(哪些现象可能对目标指标产生影响)。假设是研究的命根子。能够提出女子的假设,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 科学 调查的过程中,大约有 60% 的时间和精力是花在提出假设和设计调查上,不能再少。只有假设足够完善之后,才可进入下一步(李强、潘绥铭, 1995 )。在此,我们不妨对比一下 PRA 的调查。 PRA 很少或几乎不强调认真的准备,也不强调 PRA 组织者的学科学者、实践经验特别是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 PRA 组织者把“凑”的情况汇总后即成为调查结论,而所“凑”情况是否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量)、是否提示了实质? PRA 工作者往往难以肯定。而问卷调查则可以保证足够多的量的分析,从而逼近事物的实质。

       YUEP 社会经济本底调查组的专家依据多年问卷调查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曾经作过的福特基金会援助的“中国贫困山区综合开发试验示范项目”( YUM )的理论 总结 的问卷调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林草课题组关于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案例分析的问卷调查表,结合 YUEP 项目区实际,经反复讨论、修改,拟订了     个表、   项问题,从而保证了本底调查所需要回答的内容。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赵俊臣在组织调研时,成功地把 PRA 方法与问卷调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探索出一种既发挥 PRA 与问卷调查各自的优势,又达到简便、快速、准确获得大量信息的方法。这一方法的要点是:调研组进村后,在召开的村民大会上讲解调研的宗旨与要求,在分几个小组进行问题诊断、主要问题矩阵分析、资源利用图绘制等基础上,由调研组成员分别邀请了 3 — 4 户农户在一起共同填写问卷表,让农户在填表中对重要内容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从而使每份问卷表的填写在时间上比单个农户填写节省了一半以上,而且填写的准确性大大增加。

 

共5页: 4

论文出处(作者):赵俊臣
上一篇: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