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1)网(3)
2015-05-11 01:00
导读:五 劳力锐减 熟荒骤增 辛亥以后, 中国 屡次向外国接受大借款。而因关税的抵押,贸易上的税率和条件往往对于进口货予以特别便利,大批的洋货遂继续
五 劳力锐减 熟荒骤增
辛亥以后, 中国 屡次向外国接受大借款。而因关税的抵押,贸易上的税率和条件往往对于进口货予以特别便利,大批的洋货遂继续不断的打击手 工业 。这个 影响 ,对于 农村 是很大的。一方面洋货压倒土货以后,农村中靠手工业来过活的,逐渐失业了。另一方面,许多靠手工业为副业的农民也不能维持生活了。农村中劳力当然因此而减少。
同时,地权虽然疾趋集中,因为地主要出租而不经营出租的田地,既零碎又分散。农场的经营过于细小,佃农或富农也不能多雇长工。在这种情形之下,地权愈集中,耕地愈分散而缩小。经营面积也很少能扩大。所以劳力的 应用 愈难,而被雇用的农民愈是减少。
又因田赋和苛捐什税的增加,在内战时加上兵差勒索。有些地方更横遭土匪的焚劫。耕地一批一批的成了熟荒。这在雷州半岛就很明显。熟荒增加是农业生产骤减的最清楚的一个索引。
抗战期中,因为许多地方兵役实施的不得法,不管有用或无用的,有业或无业的人民一概用兵差的旧法,使他们入伍。这对于农场上的劳力,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农民应当免去兵役的,常常因为害怕没有保障而逃避兵役(他们中间很多从事私贩,或其他不生产的工作),因此农民的劳力锐减。这个现象反映在雇农工资的骤增。川东各县壮丁逃避兵役的很多。雇农的工资在两年前,只是26到40元。去年(1940年)也只是40至80元。而今年却非100元以上不能雇到长工。长工的工资额并不包括饭食。所以米价的骤增对此项工资的增加倒没有多少关系。许多地方因为兵役关系而劳力减少。这是熟荒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熟荒尚且增加,当然谈不到切实的去办垦殖,因为 目前 很多大的垦殖公司所遇到最困难的 问题 ,也是找不到人工的问题。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陈翰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