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十一五”规划建议 深刻领会以科技促发展
2015-09-28 01:1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重读“十一五”规划建议 深刻领会以科技促发展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历史 性地将 科技 提升到一个前所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历史 性地将 科技 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以科技促 发展 是历史的宝贵经验,以科技促发展是当前与今后 经济 社会 发展的关键,以科技促发展必然要求科技事业率先发展,以科技促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这四部分进行论述,结合历史与现实,力图对“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有更加全面、深刻、 科学 、合理的认识。
关键词 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一五”规划 科技创新 经济社会 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 F123.393 文献 标识码 A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至今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今天重读“十一五”规划建议,并进一步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全面、深刻、科学、合理的认识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且有意义。
1 以科技促发展是历史的宝贵经验
1.1 以科技促发展是从 中国 近 现代 史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回顾历史,科技曾让我们引以自豪,也给了我们沉重教训。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对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以及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曾经是推动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步入近代以后中国却衰落了,近代中国的衰败有其深层复杂原因,但科技落后无疑是重要根源。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下,谈科技、重科技已然成为当时国人不得不面对的艰巨任务。故而,后来的康梁维新运动、孙中山民主革命运动、五四青年运动无一不把高举科技大旗视为救亡图存的重要纲领。
1.2 以科技促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科技立国,经过卓越努力后初步建立了国家 工业 体系。然而,文革的到来却使科技与人才一度被冷落、打击,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文革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执政路线,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经过三届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如今中国国民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中国再次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的,眼光是高瞻远瞩的。
1.3 以科技促发展是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无一不是建立在民主、科学与法治的三足架构之上,科技恰是其核心。重视科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是世界上众多国家得出的共同经验。二战后的德国与日本,能够在短期内从战争废墟中一跃成为强大经济实体,科技居功至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将发展科技视为赶超发达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以邻邦印度为例,多年来致力于发展科技,尤其是信息高科技,已赢得“东方硅谷”的美誉。这也是西方媒体所称印度在日后赶超中国的核心资本所在。
2 以科技促发展是当前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2.1 调整科技发展战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开放后2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无论从总量还是从规模看,都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正如《建议》所说,我们“已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然而,冷静 分析 ,我们会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还相当严峻,以往成就的取得主要还是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的。当前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掩盖技术支撑乏力的 问题 ,关键科技、核心科技不足已成为今后发展的深层制约因素。为此,必须调整科技发展的战略,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对华遏制的重要手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 时代 的主流,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对中国的崛起设置种种障碍,科技制约已经成为对华遏制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涉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出口和产品出口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双重标准和严格控制。打破遏制的根本途经,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 教育 的发展。为此,就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不受制于人。
2.3 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期,也是一个调整期。《建议》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社会转型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就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升级,更难以实现小康大业和现代化目标。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根本途经,就是要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此,就要全民动员,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建立以 企业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改善科技运转市场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