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小城市周边范围往往是广大的农村区域,小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农村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小城市的建设发展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型、生态型、城郊型的发展模式。小城市发展应体现自身特色,应与所在区域农村协调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民主。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大学排名
2.农村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 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大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