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相(4)
2013-06-19 01:10
导读:对吸收能力同样按上述方法测量其效度,结果表明各测项均可以保留。对量表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发现利用该量表所收集的数据可进行因子分
对吸收能力同样按上述方法测量其效度,结果表明各测项均可以保留。对量表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发现利用该量表所收集的数据可进行因子分析。对吸收能力的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外部知识开发新机会”和“拥有技术专长”两项在任何一个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都小于0.5,效果均不理想,因此将其删除,将剩下的11项指标重新做因子分析,如表所示。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可划分为三个因子,因子1表示组织的知识获取与辨识能力,因子2表示组织的知识整合与共享能力,因子3表示组织的知识消化能力。另外,对这11个测量指标进行吸收能力的信度分析,Cronbach a值均在0.6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各指标的一致性较高。
2.4 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将社会资本的两个因子、吸收能力的三个因子及创新绩效做相关性分析,数据来源是保存的标准化因子值,结果所示。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它们之间的两两简单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从表3 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资本两个维度的水平都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以及吸收能力的部分之间具有正向并且是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也具有正向且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初步说明企业社会资本两个维度的水平有利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吸收能力三个维度也与技术创新绩效成正相关关系。接下来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根据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经检验,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等三大问题(计算过程省略)。从表4 中结果来看,几个回归模式的总体回归效果都是显著的。加入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后,拟合指数(R2)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检验,模式4 与模式8 在拟合指数上有显著改善。这说明加入吸收能力作为回归模型的调节变量是合理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 经验研究的结果讨论
从经验研究的结果来看,对所有的回归模型,界外社会资本都对产品创新绩效和过程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假设1b。这说明在当前,官产学研结合得较好的企业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反之则会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回归分析中的绝大多数模型都支持假设1a,及界内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与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关系较好的企业创新绩效较好;而所有回归模型都不支持吸收能力中的消化能力维度对创新绩效的显著相关,即不支持假设2b,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重引进,轻消化的通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用于引进国外技术与消化技术的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0:7.3,即每花1 元钱引进技术,仅花0.07 元进行技术消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业化成长时期的日本和韩国,每花1 元钱引进技术,要花5 至8元进行消化和再创新;获取能力维度与产品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过程创新绩效关系不明显,从而部分支持假设2a。这可能是因为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外部新产品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新产品的创意、设计和模仿的水平与速度,从而提高了产品创新绩效,却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艺创新水平;整合能力维度在大部分模型中对创新绩效关系不显著,但假如所有调节变量后,整合能力维度与创新绩效呈显著相关,并对社会资本(主要是界外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的调节效应,从而基本支持假设3c,但不支持假设3a 与3b。这说明在企业与外界建立社会资本的时候,尤其是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时,如果企业具备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新知识有效承接的能力,或者说企业的技术能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能有效整合与共享,将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水平和绩效。而仅仅是依靠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则难以有效放大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而如前所述,大多数企业在知识消化上投入太少,可能是调节效应不太明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