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北宋军校教育探析(1)网(2)

2013-11-18 01:06
导读:但对北宋武学的历史作用不可估计过高。北宋初立,宋太祖赵匡胤即“采唐室之旧”,建立武科。然而在长期国防松驰,武备不兴,大刮禁武风的环境之中
  但对北宋武学的历史作用不可估计过高。北宋初立,宋太祖赵匡胤即“采唐室之旧”,建立武科。然而在长期国防松驰,武备不兴,大刮禁武风的环境之中,武科举是不可能与文科举相提并论的,皇淘年(1049)九月五日即有“罢武举一科”之事。地位决定作用,作用反映地位。武举尚且如此,武学作为武举的一种补充形式,其作用就更为有限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其一,从招生制度上讲。从前文可知,北宋武学存在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初期门槛较低,一是荐举现象存在严重。前者主要是讲,无品位低级使臣、门萌子弟、平民等经过在职官员举荐后,经过简单考试均可入学。从形式上来看,北宋武学扩大了招生范围,使更多的社会中下阶层武人有机会加入到统治阶级中来,从而更加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材。但实际上,这与当时的重文轻武之风、武学生员出路不佳等因素所引起的武学生源较少密切相关。后者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所有入学者均须举荐,甚至崇宁年间诸州建立武学后,仍允许未入州武学者可被荐举,经“附试”进入中央武学学习。二是地方大臣荐举者可直接免试进入中央武学学习。如前文所述熙宁年间规定每路分都监及转运判官以上者均可各荐一人,不但表明此类情况确有存在,而且还在实际招生中所占比重较大。这两种举荐方式自熙宁年间始,几成定制,直至北宋灭亡之日而不废,因而在实际运行中极大地限制了许多下层武人的入学机会。这种方式与科举制度走向以考试为谋取资格唯一途径的发展趋势极为不符,从而逐渐导致武学发展成为特殊阶层专享的学校。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生员质量大为降低。而没有好的“毛坯”,难以制造优质产品。自然,北宋武学也就难以担当军事建设的重担。 中国大学排名
  其二,从武学生员所学内容上看。北宋武学生员所学内容为“诸家兵法、武艺、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及阵队演习”。其中,“前世忠义之节”即属“文事”,多由文职人员讲授。随着兵事稍息与理学影响的扩大,这些内容的比重不断增大。程颐于元棠昙湓氐溃骸翱聪晁治经书,有《三略》、《六韬》、《尉缭子》,鄙浅无取,今减去。却添入《孝经》、《论语》、《孟子》、《左氏传》,言兵事。”[8]这表明,当时武学已公然鄙视许多兵学名著,对之大加裁减;而把大量原本与兵事没有什么关系的儒家经典、史书添入到日常学习中来。正是由于武学生员长期接受这种以“前朝忠义之节”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熏陶,统治者们才认为他们比一般武举登科者更为可靠。也正是因为此缘故,武学才在北宋得以长期存在。但从现代军事理论来看,通过军校教育使学员素质得到发展是为了满足军队建设的需要,“军事教育如果离开军队建设的要求去讲学员素质的发展,那将失去学员素质发展的社会意义”[9]。这种过分突出儒家道德思想等文事的做法必将削弱军队的战斗力,给军事建设和社会发展留下了种种难以割除的恶瘤。
  其三,从生员毕业所除官职上分析。武学本来是朝廷用来选拔将帅的,但在实际当中,朝廷却对武学出身的人很少重用。虽在累年“颇见就绪”的盛况时期,也偶然认为武学上舍生员曹安国“材略可用”,刘贯为“异等”;分别诏其“依得解人例,赴秘阁再试”[10],“特与三班差使,侯武学谕有阙与差”[11]。但武学生员中被“委以重任”者也仅限于此。绝大多数情况下,生员毕业后分别会被授予寨主、监押、三路巡检、经略司教押军队、准备差使等职。寨主,职掌招收土军、阅习武艺、防盗、捕盗,由閤门祗侯(从八品)等小使臣差充,序在知寨、寨官之下。“监押”,此处主要指县、镇、城、寨、关、堡、津等所设下级兵马监押,主要掌管本部所辖屯驻、兵甲、训练、差役之事;以寨兵马监押为例,其职位尚在寨主之下,因功方可迁为寨主。“巡检”为供奉官(从八品)以下小使臣所任之职,北宋中叶以后主要用来维护地方治安。“经略司教押军队”为训练军队的下级教官。“准备差使”则是用来安置未补正武人的职务,以供枢密院派遣临时差使之用。从中不难看出,不但所授官职极低,而且基本上是用来担当捉贼、训练军队之事,很少直接统兵效命疆场。更有甚者,后来还对毕业生员授以榷酤、征商等职,以负责地方酒税、商业税等课税的征派。这些官职所理事务则根本与军事没有任何关系,朝廷对毕业生员授予这些官职除了表明“所用非所养”的轻视态度之外,别的大概什么也说明不了。难怪宋人讲到这一问题时直言不讳曰:“未为仕宦之要津”[12]。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上述均为中央武学之情况,至于地方州县武学只会更差。
  要之,宋代压抑武事,武学在实际中并不被重视。不但庆历年间被废,即便重置后也多流于形式,没有培养出什么优秀的军事人才。难怪清顾炎武说道:“靖康之变,不闻武学有御侮者。”[13]从某种程度上讲,北宋武学的设立只是为少数人提供了晋升之阶,而对改进当时国防建设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一百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3424.
  [2][宋]范仲淹.范文正奏议[M].卷上,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27册,20.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崇儒三,武学.北京:中华书局,1957:2221.
  [4]徐松.清.宋会要辑稿[M].崇儒三,武学.北京:中华书局,1957:2222.
  [5][元]脱脱.宋史[M].卷一百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二百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5729.
  [7][清]徐松辑,陈智超整理.宋会要辑稿补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88:277.
  [8][宋]程颢、程颐.二程文集[M],卷六,三学看详文.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9.
  [9]朱如珂,董会瑜.军校教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41.
  [1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二百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6601.
  [1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三百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9097.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12][宋]吕公著.宋名臣奏议[M].卷十五,上神宗乞选用前日议论之人不终遗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31册,173.
  [13]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卷十七,武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41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新伟
上一篇:论北朝散文之特征(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