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中的“文”以人为本位,“人”以“文”为本性或自性,它通过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和人自身心灵的诸关系合乎中节的协调,以教化天下,并由此而开出礼乐文化、人伦文化、仁爱文化、人神文化、自然文化和生生文化等。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忧患精神。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于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未来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中国忧患意识之所以孕育,基于宗教的人文化、圣王的分裂和士的自我觉醒。孔子讲“士志于道”,士作为道德价值理念的维护者,肩负起拯救社会无序的宏愿,激发起无限忧道忧民的悲情。“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品格,使忧世悯民精神得以提升,而与仁相融合。孟子继承孔子,提出“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存在,事业兴败,国家存亡,都与有否忧患意识相关联。
忧国忧民之心是责任意识、承担意识得以生发的活水,是以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的博文情怀,与民同忧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忧乐为自己的忧乐,百姓也会以国王的忧乐为自己的忧乐,和普天下人同忧同乐,就可以达到圣王的境界。《周易》是忧患之作,孔子韦编三绝,为之作《传》,就是要使人懂得知危则戒惧,才能平安无危;知平安无危则偷安,就会倾危。这就是要居安思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这样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儒学的忧患精神是对国家民族关怀的博大情怀;是面临危难、困境而不屈服、不畏难的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是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在当前人类面临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文明危机、人与人的道德危机、人的心灵的精神危机、文明冲突的价值危机的危难之时,中华民族应高扬忧患意识,在回应与化解人类五大危机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二、乐道精神。乐道精神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人总有所向往、有所追求,这是精神的特殊需要。此“道”可以是一种理论、学说,也可以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如茶道、花道。它们都可以给人以精神的宁静、愉悦和享受。在这种享受中人的精神获得了提升,情操获得了超拔,气质得到了陶冶。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生孜孜追求,发愤忘食求道,而忧道之不可得,一旦得道,乐而忘忧,这种乐道精神,是得道时的美的精神满足。为获得得道的精神满足,颜回宁可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而甘于贫贱。后来孟子发挥这种乐道精神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讲应怎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富贵、贫贱、威武所迷惑、动摇、屈服,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即不放弃求道、得道之乐。孔子认为,乐有两种,一是对人有益的快乐,如符合礼乐节度,称道别人的善处,交贤明的朋友,这是真快乐,包含着丰富的仁义礼乐的内涵,是乐道精神的体现。二是对人有害的快乐,如以骄傲为乐,以游荡为乐,以晏食荒淫为乐,这种快乐是不符礼乐节度,有违仁义廉耻的快乐,是非乐道精神。孟子并不否定人可以从感官欲望和自然生理本能的满足中获得快乐,但反对纵欲、佚游、晏乐的满足和愉快。虽然孟子把“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并提,将“理义”的道德愉悦和道德美感与感性愉悦和生理美感并非并重,但实际上孟子更重视前者。理义的愉悦,即乐道精神的体现,亦乐道精神的内涵,具体而言,如事亲从兄的仁义之乐,知此节此的智礼之乐。这种道德愉悦使人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达到道德美感的精神境界。孟子认为达到诚的境界,是最高的乐道精神的体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身而诚”的大乐,是对最高的道德境界的愉悦体验。把诚提高到天道的位置,便是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内外融合而产生的愉悦。乐的享受,孔、孟虽都肯定心理、生理情欲满足引起的快乐体验,但重心逐渐从物质的、感性的、生理的层面转向精神的、道德的、理性的层面,追求“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