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新尝试_历史学毕业论

2014-05-21 02:52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新尝试_历史学毕业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内容摘要]:以往的历史教学重知识传授,
毕业

[内容摘要]:以往的历史教学重知识传授,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已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结合新1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改变进行了1些尝试,如在讲课中运用阅读、讨论、按组活动等方式,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关键词]: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分组活动

新1轮课程改革启动了,它不仅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求教师对教学方面的探索和改进,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新的历史教学途径。

以往的历史教学可贵之处是讲的系统完整,课时容量大。老师主要以讲为主,学生多是被动地参与,课堂秩序貌似“安静”,其实许多学生心不在焉。即使个别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肯花时间去读,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束缚下,也多是机械训练,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重知识传授,又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已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做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课堂上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能力、特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营造1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方法选择的目标。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越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越丰富多彩,就越能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尝试着教学活动形式的改变,在课堂上我不再以单纯传统的讲解为主,而是力求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阅读和讨论两种方法在讲课中频繁的运用。

让学生阅读教材,是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1项重要措施,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1种能动地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自身体验的可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时在让学生阅读教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有时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提出问题;在这些问题的逆向影响下,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们在已学过和刚阅读过的内容中进行检索并进行积极的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在阅读教学中,单纯阅读,不提出问题的方法应该摒弃,因为它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仍处于被动状态之中。问题的设置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质疑等积极的心理活动,保持他们学习发展的可能,所以应予提倡。而问题的选择,则受知识水平分类的制约,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指导阅读时应充分考虑。运用这1策略可以发挥学生认识的最大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等各项品质的训练效果都很明显。

组织讨论,也是我目前上课比较常用的1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辨是非,求得对某1问题的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思维能力。但要避免讨论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讨论的问题多而琐碎,表面上热热闹闹,但都难以达到应有的思维深度。

为了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讨论课中我还组织了1两次小辨论。每次辩论前,设计出1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或辩论稿并交给教师看。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例如:在高中历史必修1的教学中,可组织课堂辩论题目:“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这种辩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会翻阅了很多书,从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能力得到锻炼,眼界大为开阔。

另外在高中历史必修1的探究课教学中,我则采取“分组活动”的教学形式。“分组活动”是合作式学习和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相结合产生的1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探究知识、培养能力上两者兼顾。课堂上学生不用改变班级座位,就可以组成小组。学生先自学,而后争先恐后地发言,讲课文知识,讲补充材料,教师引导着学生讲,看似很“乱”,但传统的观念被抛弃,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变过去的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依据教材、主动搜集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营造了1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只是在学生自学、自讲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点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分组活动”方式讲究的是“先学后导”。课堂教学从学生自学开始,然后由教师因势利导、设置问题,学生则在信息加工、讨论取舍、归纳整理等过程中获得新知,增强能力,完成情感体验和品德升华。在这种探究中,先形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接着教师在双基落实和反馈的过程中加以点拨、指导和适时的评价、鼓励,组织学生巩固所了解、掌握的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1些问题。

探究课的“分组活动”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各类学生的学习效益、学习质量,开拓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想象和动手实践的空间,充分地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而这1切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尝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水平有1定的要求,刚开始时课堂上可能花时间较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而对教师则提出了把握教学过程的全局、知识广博、应变能力强等很高的要求,是对教师素质的1种考验和挑战。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进行课程改革。在新1轮课程改革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从易到难,大胆尝试,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1定能有更高质更高效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中学历史教学》

3、《中小学历史教学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上一篇:人文精神与有效的历史教学_历史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