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_历史学毕

2014-06-15 01:11
导读:历史学论文论文,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_历史学毕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1  前言      

1  前言  

   

    社会变迁的理论很多,有的社会学家认为1个旧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转变成新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变迁。1个旧的社会,当社会发生垂直或/和水平流动的时候,或受新观念和新技术挑战的时候,就会发生基本的改变。通常的情形是:社会的1个部门先发生改变,连锁地带动其它社会部门的改变。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说:  

    社会生活有1种趋势,就是在功能上保持整合,因此社会系统的任何1部分改变,都会带动其它部分适应性的改变。第1波的改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但经过各部门在功能上调整适应以后,就会产生整合、适应而较为稳定的社会系统。[1](p34~35)  

    1个旧的社会变为新的社会的过程,可作下列的表解:  

 

    帕森斯认为,第1波的变动造成社会的不平衡,使原来平衡的社会受到干扰,各种恢复平衡的力量就会发生,社会也因而发生变迁。[1](p39)  

如果以帕森斯的社会平衡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必须先找出促使中国传统社会改变的第1波新力量。此第1波新力量应该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应付此入侵,中国从事工业化;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因此,要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先须了解中国从农业到工业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社会需要新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这两类人跃升为工业社会精英分子的1部分,这是社会的第1种变迁。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工商阶层的兴起,工商业者及银行家成为工业社会的精英分子,这是社会的第2种变迁。当工商阶层兴起以后,都市化变成自然的结果,因为新的工商人士都集中在都市地区,而他们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替其工作,因而人口集中城市。人口集中城市是社会的第3种变迁。当工业化与都市化进行时,家庭制度也发生改变,因为工业化的社会,人不仰赖土地,为了职业奔走4方,大家庭变成小家庭,而在工业化的社会,人多自食其力,不必承袭父母的田地为生,也不必守着父母,孝道也因而式微。这是社会的第4种变迁。  

   

2  经济变迁:从农业到工业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第1步是由传统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工业经济。传统农业经济是匮乏经济,由于不讲求科学技术,生产少,生活需自我节制。现代工业经济是富裕经济,此种经济是人不断改善科学技术以控制和利用自然的结果。[2](p3,7,11)由于生产多,人的生活趋向享受。  

在1900年代前后,当中国开始发展现代经济时,是农业与工业并重的。以孙中山的思想为例,孙在1894年上直隶总督李鸿章书中,建议李鸿章设立机关以改良农业、设立农业学校以研究农业知识,并改良农具。[3](p3)1895年孙在广州谋起兵,组农学会以号召群众,自谓其农学会的主要工作在翻译外国农业书籍、推动建立农业学校、并促请政府设立农业机关。[3](p13~14)另1方面,孙对工业发展也非常留意。在1894年的上李鸿章书中,建议李发展工业,并谓科学与机器是发展工业的主要手段。[3](p5~6)到1921年,孙出版《实业计划》,声言中国必须发展工业,并谓发展工业的方法为借用外资和促进机器生产。[4](p264)  

    孙中山在经济发展的构想上何以农业、工业并重?1方面因为中国是农业国家,主要生产靠农业,另1方面,工业化为经济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而中国的工业落后甚多。除孙中山外,与孙同时代的名流,如郑观应、康有为、张之洞、张謇等,都主张农业与工业并重。[5](p20~28,61~88)而在清末民初,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是农业与工业并重。当时相信农业是工业的基础,而广大人民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农业来解决。  

    清末民初,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到1931年时河北定县的调查,在10 803个13岁以上的男子中,83.4%为农人,1.3%在农田帮工,3.9%为商人,1.9%为技工,1.6%为非技术工,1.7%为教育工作者,1.6%服务军警,0.4%在政府工作,4.5%为其它。[6](p38)据陈翰笙调查,1935年广东的38个县152村庄的家庭,85%为农家,另15%为商人、军公教人员和工人。[7](p2)  

    这种大量的农业人口,自清末民初以后遭遇到许多问题。第1个问题是土地分配不均。关于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形,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据1918年农商部的统计,中国约有50%自耕农,20%半自耕农,30%佃农。[7](p34)据前述陈翰笙1935年在广东38县152村庄中所作的调查,在24 776个家庭中,32.6%为地主,57.2%为佃农,10.2%为农家的长短工。[7](p115~117)  

    由于土地是当时生产的主要工具,这种土地分配不均的现象,被某些学者认为是增强了阶级的对比(见表1)。部分统计资料显示,在1920~1930年代,土地集中的情形愈来愈严重(见表2)。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土地。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因此,这些农民很难维持家庭的温饱。1922年华洋义赈会(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在直隶(河北)、江苏、山东、安徽和浙江调查240村庄7 079家庭的37 191个成员,发觉江苏、安徽和浙江3省17.6%的家庭,和直隶、山东2省62.2%的家庭,每年的收入不足50元。据当时估计,1个家庭每年的最低生活费为100~150元。在这种情形下,饥荒是经常发生的。清末1878~1879年的饥荒使50万人丧生。[6](p69~70,76)饥荒也使人逃离家园,在1923~1926年的4年间,平均每年迁移到中国东北的人数达514 070人。在1927年的荒年,1年中就有1 178 254人去东北。此后在1927~1929的3年问,平均每年有1 021 005人去东北。[6](p105)  

    自清末以后,全国上下便不断对农村危机谋求补救。孙中山提议从平均地权和改良农业技术两方面着手,但其他的农业改革家则只重视改良农业技术。因此清末民初的农业改良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方面。在清末,至少在甲午战争以后,政府即开始兴办农业教育。在政府的提倡下,知识分子组织农学会以研究农业技术;农民购买外国农具、使用杀虫剂及化学肥料、讲求灌溉及开垦,并引进新的品种。[8]到民国初年,上述的农业技术改良继续推行,耕地面积在1893年至1913年间增加9%,在1913年至1933年间增加8%,皆为荒地开垦的结果。灌溉面积,从1914年的3亿5千2百万亩,增至1924年的3亿9千5百万亩。化学肥料的进口,1912年为80万担,1928年增至250万担,1930年增至380万担。据柏金斯(Dwight H.Perkins)估计,在1350~1950年间,由于使用新品种、改良品种、和轮作,使每年的粮食增加39至57万吨。不过,由于粮食每年只增加0.6%,而人口则每年增加0.8%,粮食短缺还是经常发生,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之年。[9]  

    19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完成北伐以后,把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农业技术改良的理想付诸实施。在平均地权的措施上,因遇到阻力甚大,旋即停止实施。在农业技术改良方面,则不断努力。譬如在1933~1937年问,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引进美国棉种,改良小麦和稻米品种以及实验杀虫剂和化学肥料。但不久抗战爆发,机关紧缩,在8年抗战期间,仅中央农业实验所尚存。[10]  

    除上述的研究机构外,国民政府也成立部会来促进农业发展。譬如行政院于1928年2月设立农矿部,于1933年4月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于1938年4月设置农产促进委员会,于1940年7月设立农林部。抗战胜利后,美国协助中国农村复兴,于1948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11](p78,196)  

    大体说来,在1900~1949年间,在农业技术上有些改良,在平均地权方面没有什么成就。那50年可以说是农业衰退期,特别是从1920年代到1940年代,战争及水旱灾频仍,农业衰退更甚。  

    在20世纪前半期,政府于改良农业的同时,也发展工业。当时中国工业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其1,政府与官僚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兵工业全为政府所办不必论,即就棉纺织业而论,据严中平统计,在1897~1911年间在上海、天津、汉口3地所建的19家棉纺织厂当中,12家为官僚所办,3家为买办所办,2家为旧式商人或绅士所办,另2家不详。到民国建立以后,1般商人投资于新工业者渐多,在1912~1922年间于上海、天津、汉口3地所建的32家棉纺织厂中,21家为商人所办,6家为官僚所办,2家为绅士所办,2家不详。[12](p55)  

其2,新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外资竞争。据估计,在1895~1911年间的490家工矿业的111 313 000元总投资中,88.25%属于外资。[13](p203)不过,也有的统计,外资的比例没有这样高,譬如建于1900~1911年间500工人以上的156家工厂中,26%为外人所办,74%为国人所办。[13](p1183)又譬如在1895~1913年间,中国在矿业、工程、纺织、食品、电力、造船等方面的总投资为223 438 000元,其中46.16%为外资。[14](p82~83)  

其3,新工业及新企业的建立多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在1930年代,江苏、辽宁、河北(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改直隶为河北)、广东、山东、湖北6省,土地占全国10%,人口占全国36%。但外资占全国92%,铁路占全国53%,公路占全国42%,煤铁生产占全国64%,纺锤占全国93%,缫丝车占全国92%,榨油机占全国86%,电力占全国87%。在1920~1930年间所存在的1 302家工厂中,827家(占3分之2)设于上述沿江沿海地区的4大城市中:上海645家,无锡110家,汉口38家,大连34家。[6](p127)  

其4,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工业1直仍居工业的重要部门。在1912年雇用7个工人以上的20 749家工厂中,用机器动力的只占363家(即1.75%的工厂用机器动力),而在363家使用机器动力的工厂中,总共使用的机器不过737件。[15](p5~6)直到1933年,现代部门的生产(除去手工业)只占国内总生产的3.4%,即把建筑、现代商业、金融、现代交通运输加进去,当年现代部门的生产,不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6](p64)  

上述的4个特点,可以说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工业化的1般情形,但许多其他统计显示,当时中国工业化也有些许成就。在1910年,中国只有4 500英里铁路,26个棉纺织厂,31个现代面粉厂。在1914~1918年的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资输入的断绝或减少,中国商人能够扩展国内市场,中国工业就有很好的发展。尽管内战、外债、高税率和资本上的困难,在1918~1930年间工业继续发展,1929年的煤产量较1913年高出79%,铁路英里数高出76%。[6](p122~123)在1931年,中国有9 500英里的铁路,35 000英里的公路;有41个现代煤矿,加上旧式煤矿,年产量约2 500万吨;有9家钢铁公司,年产共约100万吨生铁,11万吨钢。棉纺织厂增至127个,有400万纺锤,3万架织布机。此127家棉纺织厂,58家在上海,25家在无锡,7家在天津,6家在汉口。上海、无锡、天津、汉口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纺织业中心。在总数252 032个棉纺织厂的工人中,上海占94 342人,天津占16 798人,无锡占15 780人,汉口占1 951人。此外,中国当时约有500家电灯和电力公司,190~200家面粉厂,280~300家榨油厂,190家火柴厂,1 500~2 000家其他现代企业。[6](p16~17,85~87,146)  

中国的工业发展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受挫,但在抗战期间,中国继续建立各式工业。在1938~1940年间,488家工厂和12182个技术人员从沿海和长江下游沿江各省撤至4川、湖南、广西、陕西。据1943年经济部的调查报告,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有工厂3758家(工人241 662人),其中590家在1937年时已存在,3168家建于1938~1942年间。工业总投资,除掉10倍的物价上升指数,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资本(不包括外资)差不多,工人数也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工人数略等。[17](p19)就全中国而论,工业生产毛额仍有增加。战后由于国共全面战争,生产毛额才下降。据张长基对1912~1949年间15种重要商品所作的总生产毛额统计,以1933年为100,1912年为11.9,1922年为34.7,1932年为91.6,1942年为115.7,1949年为105.6。[15](p60~61)  

   

3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的兴起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兴起,与旧教育制度废除、新教育制度建立有关。所以要废除旧教育制度、建立新教育制度,乃应合工业社会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制度第1次改变在1860~1895年间,当时为应合洋务运动的需要,设立了1些外国语言学校(如同文馆、广方言馆)、技术学校(如机器学堂、船政学堂)和军事学校(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中国教育制度的第2次改变在1898~1911年间,此期间将科举制度废除,建立了现代的学制。现代学制分为3级,即初级、中级、高级,中、高级皆有1般的、师范的和职业的3类学科。此1学制自1902年开始建立,迄今仍大体未变。  

新教育制度与旧教育制度极为不同,旧教育制度,以清朝所实行的科举制度而论,只教学生学习儒家经典及诗文。在旧教育制度下,儒家经典是主要课程,对儒家经典有研究兼习诗文的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主要分3级:第1级考试在州县,通过后给予生员资格;第2级考试在省,通过后给予举人资格;第3级考试在京师,通过后给予进士资格。生员、举人、进士考试都是每3年1次,每次录取的名额,生员约3万人,举人约1 500人,进士约300人。[18](p13)此外尚有较小的考试,从生员中考选优秀者给予贡生或监生的资格,送往京师,贡生可授官,监生可入国子监读书。贡生或监生的资格也可捐款购得,称为捐贡或捐监。[19](p3)生员和监生属下层士绅,贡生、举人、进士及官员属上层士绅。[19](p5~7)士绅为当时社会的领导阶层,他们有许多特权,如不服劳役、不受鞭刑,受官吏礼遇等。[19](p43)  

    士绅阶层的人数,在太平天国之乱以前及以后有所不同。在清廷对抗太平军期间,为了鼓励地方捐助军费,规定该州县捐若干钱可以增加该州县若干生员名额。[19](

[1]    

    上一篇:“花样”年华--1920年代军阀寻求维系道德资源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