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农民题目剖析(4)
2017-09-11 05:28
导读:,农民人均实际收进增加仅12元,实际年均增长仅为0.7%。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民 收进增长也不快。1993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收进为1267元,比1992年增
,农民人均实际收进增加仅12元,实际年均增长仅为0.7%。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民
收进增长也不快。1993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收进为1267元,比1992年增长207元,增长幅度
为1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也仅增长4%。尤为值得留意的是,农民收进增长陷进低谷是在
农产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1989-1991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均匀每年增长4.6%,一些
主要农产品的商品量增长幅度很大。按社会收购量计,这3年中,粮、棉、油均匀每年分别
增长6.9%、11.1%和14.2%。农民不增收是在增产的情况下发生的。农民收进增长缓慢对于农
村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全面影响,造成诸多经济社会题目。第一,严重影响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地方已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土地抛荒、粗放经营等,一些农民
的厌农情绪非常严重。第二,严重影响农业投进。农民已成为农业的重要投资主体,收进增
长缓慢已经削弱了农民的再生产能力。和改革初期相比,近年来已出现农民生产性支出减少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下降等情况。第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难以发展,农村面貌难以改观
。第四,限制农村市场的扩张,严重制约城市产业的发展。审阅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
济腾飞过程,在经济发生高速增长的初期,城乡消费水平差别都在40%,韩国差距最大,也
不过60%。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改革前夕的1978年为2.7倍,到1992年却扩大到了
3.1倍。这种状况已阻止了我国产业的增长。不少产业品由于农村人买不起,使大量的消费
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积存在仓库里,产业企业效益下降。第五,影响本世纪末小康目标的实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现。小康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农村。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经过大量科学研究,以为
要实现农村小康农村人均纯收进最低必须达到1100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实现这个目标并
非轻而易举。按照1990年价格计算,整个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进增加了315元,1990年农民
人均纯收进达到686元,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进要达到1100元,比1990年的686元增加41
4元。这样的增长量比整个80年代农民纯收进的增长理315元还要多近100元。另占有关部分
猜测,2000年实现小康,从1993年开始,农民纯收进必须保持年均6.9%的增长速度,在本世
纪的最后几年中,假如不能保证农民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收进,全国实现小康的目
标就可能落空。第六,造成工农、城乡居民收进差距扩大。第七,还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
,农民收进题目尽不仅仅是农民、农村的事,它与国民经济全局及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农民收进题目也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题目,同时也是重大的社会题目和政治题目,需要着
力加以解决。
4.减轻农民负担题目。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在于通过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进步农产口价格,给农民以巨大的利益刺激和驱动。但是,农业连续
多年超常规增长以后,农民的负担却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此,党
和政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由于党中心、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果断
的措施,1993年底,损害农民利益的沉重负担和“白条”已得到遏制,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
得了阶段性成果。据1994年6月10日《华商时报》载文说,国家统计局汇总了全国近七万户
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民负担连续加重的势头在1993年得到一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遏制,全年农民负担人均合计47.2元,比上年下降2.5%,农民人均负担占人均纯收进的比重
为5.2%,比1992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是也要看到,农民负担重的题目并未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