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与对策(6)
2017-09-18 01:58
导读:场进行周密考虑、科学分析、确立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群体的基础上, 设计服务体系,进行总体规划,按系统规划组织实施:确立支
场进行周密考虑、科学分析、确立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及相关配套企业群体的基础上,
设计服务体系,进行总体规划,按系统规划组织实施:确立支柱产业〖cd2〗建立商品基地
〖cd2〗组织生产服务实体〖cd2〗创办加工企业〖cd2〗成立流通服务公司〖cd2〗建立专业
批发市场〖cd2〗与国内外批发市场联网。经营体制上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服务体系的建设要重视发展一是信息体系的建设。农民从百年不变的耕作,到面对瞬息万变
的市场进行对策,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切实有力的牵引,首要的是正确的信息指
导,农民才能正确选择和发展那些代价小、风险小、效益在的生产经营项目,放心大胆地走
向市场。而信息传递需要一个网络,所以省、地、县直到乡镇都应建立健全信息咨询服务组
织,在农民中发展和培养一批信息经济人,使信息搜集、整理、开发、传递形成网络。二是
技术推广体系。以地(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健全地(市)、乡镇、村农业技术推
广服务网络,可通过科普宣传、现场指导等措施,在各生产环节中推广实用新技术。三是物
资供给体系,可由各级服务组织批发代购和送贷上门等办法,适时供给农民化肥、农药、种
子、地膜、农机具等物资设备。四是融资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题目,可在地(市)
、乡镇、重点村组建农村合作基金会,逐步形成三级融资网络。还可用推广股份合作制办法
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涉及领域可由种植业、养殖业、加产业向农村各个生产领域延伸。五
是运销体系,在积极开拓市场、培育市场同时,重点引导龙头企业和个体商贩围绕市场经济
,把开展产后运销服务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实行多层次组织农产品流通。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5、探索农科教有效结合、农业科技全面推进、渗透农村经济与社会的新机制
我省的农业生产率与总体经济效益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仅为25-35%,低于全国均匀35-45%
的水平;乡镇企业中粗放型原材料生产占50-60%,个别地区甚至高达80-90%,都说明我省农
村经济的总体科技含量低,技术基础薄弱。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44.8%。
这样的基础和水平如何能支撑市场化农业的发展?今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劳动
力还将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其中尽大部分正是缺少文化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
强对农业科技的输进,通过培训和发展“职业学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适用人
才,通过实施“农、科、教”与“产、学、研”两个“三结合”,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进
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推动科技进步中,我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科技中蕴躲的巨大能量
还远没有开释出来。我省每年重大科技成果达800多项,但推广率仅为25-30%。我省10年规
划提出到本世纪末,农村总体效益中,科技进步的百分比要达到45%以上,并要求必须把科
技成果的推广当作90年代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各级政府都应把重大科技成果的试
验、示范推广工作列进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真正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省农村经济
。同时应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技术资源的公道配置,加强对农业科技资金投进。国
家应通过“基金制”等手段,保证农业科研的研究经费来源。应农步使农业科技三项用度在
整个财政用于支出所占比重由现在的1-3%进步到5%以上。还可以考虑从国家征收的农产品技
术改进费、耕地占用费和粮食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农业科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研的重点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以研究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转向主要农产品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