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六大题目
2017-09-19 06:33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困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六大题目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困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六大题目〖jz〗〗上海经济治理干部学
困扰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六大题目
〖jz〗〗上海经济治理干部学院研究员〓朱林兴
现代化与城市化具有内在联系。现代化是目标,产业化是动力,城市化是载体。中
国总人口
的80%在农村,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主要取决于中国农村城市化。1949年毛泽东曾经指出:中
国还有80%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于古代。时过40余年,这一情况有抽改观,但是“倒二八”
结构至今尚无根本改变。面对现实,追溯历史的轨迹,不难发现有六大题目困扰着中国农村
城市化的进程。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
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价,本质上反映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格式。处理两
者之间的
关系,只能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它既是构筑工农同盟的基础,促进中国社
会安定的保证,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快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新中国建立初
,鉴于旧社会遗留下的经济摊子薄弱,又不能学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掠夺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的样子,因而采取了扩大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办法来帮助产业提供积累。这是迫不得已而
为之,无可非议。题目是,当我国基本奠定产业基础后,未能对这一方针及时加以调整。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情况有所改观。然而,这几年,本已呈缩小趋势的工农产品价格剪马差又有
了扩大的趋势。50-60年代,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尽对值每年约100-200亿元,70年代后期每
年约400亿元,而近几年每年已接近2000亿元。其结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亲身利益,使农
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村城市化缺乏坚实的基础。从理论上说,解决这一题目要从深化改革进
手,以等价交换的原则,理顺工农产品的比价。然而,就实际操纵而言,其难度极大:一则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心财力有限,二则城市居民利益又不能损害,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一上调,马上发生连销调
价效应,终极受损的还是农民。因此,必须尽不动摇地坚持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马差的方针
,同时应采取稳定的制度措施和明确的政府政策,从多解放进行工农关系和城乡利益格式的
调整。诸如,对农业继续减、免税;又如,对有关产业企业实行补贴,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价
格,或由国家根据几种主要农作物即粮、棉、油的种植面积和上缴量给农民以适当的补贴;
再如,对高档消费征收高消费税,从中划出一块作为支农基金,由于这类消费品中所含农产
品的转移效益尤高。
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
像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应是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经
济中心的作用。中心城市之所以能通过对内吸引、对外辐射的效能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促
进乡村城市化,是由于它具有5大功能,即生产中心、流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金融中心
和科技信息中心。这5大功能如同5股巨大的磁力,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市
和乡村之间频频活动,给乡村注进了经济活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产业革命初期就是
通过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组织城乡经济活力,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化。新中国建立初
,我们建成了100多个大中城市,我们完全可以凭藉这些城市,在推进乡村城市化方面有所
作为、有所贡献,至少不会40年来原地踏步走。然而,由于我们往往将城市视作一家大企业
,以为由旧社会的消费性城市变为生产性城市就是一种进步。因而就削弱了城市的其它功能
,切断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加上城市被视作一只只生蛋不吃粮的母鸡,只取不予,基础设施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严重地滞后,结果这几年我们不得不花大力气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恢复城市多功能的工
作。有几点是值得留意的,它们是:城市功能结构似有“千市一面”之感,产业功能成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