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2)
2017-09-30 01:06
导读:筑、运输、贸易三业上升到14.3%。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开始向农工商各业协 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社区结构发展,从单纯的田园农耕村落社区向以
筑、运输、贸易三业上升到14.3%。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开始向农工商各业协
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社区结构发展,从单纯的田园农耕村落社区向以工贸易生活为主
要内容的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发展。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发展尤为迅速,不
少地方形成了以工贸易为主的社区结构,社区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地方甚至已与城市
无异,如江苏的华西村、天津的大邱庄被人们被为“乡村里的城市”。
农村产业结构和社区结构的分化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具有决定的意义。费孝通
在谈论农民的思想时指出:“对他们来说,优先的不是要***,而是要保障”。他们
的思想和生活条件“要等到农民改变了他们的职业才会起变化。那意味着我们必须改
变产业的结构”[(12)]。社区分化的实质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分化。社区结构是
农村社会体系的骨架,社区分化反映了农民生活基本格调的变化。社区分化程度是衡
量中国农村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尺之一。
2.群体分化
到1978年,中国7.9亿农民用“社员”这个名称就可以概括了,他们都处
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同一治理下,个人在生产、分配、交换上没有自主权。在同一
核算单位里,个人收进也基本相同,相差无几。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群体已经分化了
。目前他们分化成8个具有不同利益要求的职业阶层,具体情况如下表:
中国各个农民阶层结构
(附图 {图})
资料来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第9页。
中国农村由同质性的劳动人口变为异质性的各路雄师各显神通的局面。由于中国
地区差异大,农民群体分化发展不平衡,下面我们从4种不同的分化类型作一较为具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体的了解。
4种分化类型,农民各阶层相对比重(社科院1990.7-1990.8调查
) 单位:%
(附图 {图})
资料来源: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
个村的实证研究》,第21页。
低度分化型农村低于40%的人口从事非农职业,未分化类型则低于10%,这
两种类型在西部地区比重较大。中度分化型40%以上人口从事非农职业,在东部地
区较为普遍。高度分化型则超过90%,目前比重尚小。
农民的群体分化松动了原来僵化的社会关系结构,使社会具有了多元性、复杂性
,有利于整个社会结构的改善;群体分化打破了某一社会成员长期附着于某一阶层、
某一社会地位的状况,增强了社会竞争性与活动性,从而形成了开放式的、动态的社
会阶层结构;这种建立在分化基础上的社会,其整合程度会远远高于那种未经分化的
机械式整合。
农民的群体分化同时也是利益分化。利益分化是利益表达的基础,利益表达的形
式标志着***政治过程的开始。在纯粹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谈不上***政治发展的。
费孝通指出:“小农生活是不稳定的,因此他们不得不依靠别人,要有某种‘天子’
来保护自己,所以毛泽东变成了‘万岁’,而且不仅是他,到处有小天子,处处有小
当权者,那么我们怎能发展***国家?”[(13)]农民的群体分化是乡村***政
治发展的基础,上述8个阶层中最有影响的是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农民企业家阶层。随
着这两个阶层地位的进步,他们在社区政权和处理社区事物中的权力不断扩大,他们
有的向县区主管科局挂靠,不少还是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府顾问等,参政议
政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他们还通过与“大人物”、着名人物打交道或是通过大众媒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体对其活动的报道,来进步自己的声看。应该肯定这是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新气象,
农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求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3.组织分化
改革前中国农村实行高度集权的组织制度;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都受到
政治权力的超强控制;组织的功能分化和结构分化滞后,缺乏独立性;这些组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