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4)
2017-09-30 01:06
导读:题目,即结构分化落后于功能分化。中国农村居民群体中已有1.6亿人从事非农职 业,他们的社会职能已经不是农民了,但没有得到结构上的制度认可
题目,即结构分化落后于功能分化。中国农村居民群体中已有1.6亿人从事非农职
业,他们的社会职能已经不是农民了,但没有得到结构上的制度认可,仍保存着农民
的社会身份。农村社会组织的功能分化明显,但很多组织没有得到法律、制度的认同
,缺乏独立性,结果造成社会组织角色的模糊性。农村改变了单纯农业区的状况,但
受制于整个国家的二元城乡结构,目前中国存在很独特的城乡二元城市结构,题目的
症结在于模糊的产权和僵化的户籍制度。
二、农村社会文化世俗化
社会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形成的对社会、对人生的一套态度、信仰和感情。
社会文化有一个从传统走向世俗的过程。阿尔蒙德指出:“世俗化是态度发生变化的
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其四周世界中可以见到的因果关系。在
世俗文化中,个人往往自信他们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并选定有助于改变环境的行动
方案。”[(19)]世俗化是由传统的迷信、守旧、被动、愚昧,走向理智、效能
、开放、创新的过程。
由于社会文化对人们的社会作为具有重大的强制作用,因而要想对中国农村社会
发展有一个理性的熟悉,必须具体分析农村社会文化的变迁。
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法性、守旧性,在某个时期甚至还有鲜明
的意识形态味。具体表现如下:(1)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这
种网络还获得了社会意义,成为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依据;(2)这种网络浪费在一
定的地域范围内,血缘关系的定格构成地缘关系,血缘与地缘溶为一体成为传统农村
社会文化的基础;(3)血缘群体和支属群体内按生物学等级梯度形成社会等级,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由出身决定,不由其后天的努力和功绩决定;(4)传统农村中的
人际关系依据约定俗成的礼俗进行调节,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的现代法律规范,情感
的因素起决定作用,血浓于水;(5)依靠土地为生,生产自给自足,血缘群体由血
缘认同同类,含有封闭的逻辑,加之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屏障,乡村共同体具有
较大的封闭性;(6)长期相同模式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造成人们思想、心态、
活动和体制的稳定性,农村共同体的生活历经多载可能不发生变化;[(20)](
7)建国后,国家政权高度渗透农村,历次政治运动掀起农民的意识形态狂热,“一
大二公”,先国家后集体,最后才是个人,使个人私利处于被无情铲除的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体制的渗透,改革开放的推进,生活态度
的鼎新,促使我国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阿尔蒙德也指出:“世界上凡工
业、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这样的现代化机构和影响气力普及的地方,便轻易使人们形
成现代化的世俗——理智型态度。”[(21)]上述因素深进农村,使中国农村社
会文化世俗化进程明显加快,具体表现如下:(1)农村社会共同体的人际关系依然
是血缘型的,但血缘关系的社会意义已经基本丧失,不再构成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根
本依据,以社会关系为依据的新的地位体系已经形成;(2)社会的法律规范和政治
规范已经坚定地渗透到村落共同体内,传统的礼俗在大多数场合降低到次要地位,法
理的因素在乡村生活中明显上升[(22)];(3)纯农耕方式的突破,生产富余
越来越多,内外交流、交易越来越频繁,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农民乐意接受新经验
、新观点,开始变得思想开放、头脑灵活,他们由乡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4)
农村社会成员行为理性化,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注重本钱效益分析,谋求最大功
效,譬如,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就业机会的开放,农民再也不会在土地上浪费时间,
甚至仅仅为了更多的闲暇,他们也留意进步劳动生产率;(5)农民头脑更冷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