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由于缺乏良好的分级核算创新体系,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论证在当前高校内部改革、高校收入多元化的背景下,完善高校核算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其次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控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类:最后分别探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不同类型的核算模式,对完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财务管理 分级核算
一、研究背景
就高校发展宏观政策来看.我国高校大部分采取积极的资金支持政策,加快了投资力度,但就高校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高等学校新阶段教育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费渠道、办学方式、后勤管理制度等层面的变化.对高等学校在财务报表分析、年终决算编制以及下年度会计预算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核算要求。因此,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内部变革
现阶段高校最主要的变化趋势是二级管理体制的出现,该体制以院系为实体单位.鉴于二级院系的法人资格特性,其在教学安排、科研导向、行政管理范畴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支配权力。而就一直以来延续的传统财务集中管理框架局限性El渐明显.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资产管理的需要。基于上述发展形势,展开校、院两级财务核算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高校收入多元化
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新形势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核算目标、核算方法、财务报表体系等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这种类型高校即便有贷款,也有国家财政资金作为后盾。高校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主要指向于政府的需求。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这种类型高校处于经费来源结构过渡时期,逐渐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投资体制。与主要靠财政拨款的高校相比,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
(3)民办高校这种类型的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程度较大,潜在投资者成为信息的重要使用者强调提供质量高、相关性强的会计信息。
(三)完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
完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应主要从指导理念人手。本部分从核算基础角度展开对经营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同资金来源的高校来看(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这类高校可以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汁核算基础。(2)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所需经费已从国家单一拨款转向多方面筹集资金,国家财政对高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这类高校的会计核算模式应向权责发生制转变。(3)民办高校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的实体,体制上与公办学校不同民办高校应采取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上述分析的出发点是,面对高校这一特殊类型的核算主体.应在遵循会计准则及核算基础的前提下,构建独立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本文认为,应引人市场化指导理念,重视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及时修订,构建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高校财务分级管理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以分级管理较为完善的美国为例,就发展历史来看,美国主要存在两类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分别是:集权管理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分权管理模式。两类模式运用的高等院校类型不同,第一类主要应用于公办高校,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发现.政府管制在这类高校较为明显.高校对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权和实际支配权力较小,在财务核算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第二类管理方法使高校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大部分资金费用由二级院系直接统筹支配,学校与二级院系在财务核算上相互独立,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