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研究区地形图分幅接图表(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83年第一版,1:10万地形图)示意如下(图2),图中曲线代表川藏公路。
本次工作截取地形图中公路两侧的带状区域进行矢量化,经过数字化的地形图幅和地质图幅包括:六个路段公路沿线带状区域的地形图,它们是松宗、波密县、加萨热区、通麦、鲁郎乡、林芝县;波密地质图(据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通麦幅、波密幅 (附图2张),1994)中的断层带展布。输出的dem数据总量达187,061个数据点,大地坐标数据(包括道路和断层的大地坐标)有1524个数据点。
通过编制程序,能够显示研究区六个路段的三维地形、公路展线和波密路段的断层带分布情况,而且能够在三维地形场景中实时浏览。以图9的波密路段为代表,图中显示了波密路段的三维地形,公路展线和断层带发育情况,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有几条断层就从公路附近不远的地方通过。运用研究区分路段的地形三维可视化叠加断层,能够对川藏公路沿线地形和断层发育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发生与地形地貌和构造运动(主要是断裂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区公路沿线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工程地质意义在于:
(1) 为进一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形之上的岩性构造等叠加分析和地质灾害的工程地质分区研究提供了三维数字地形图底图;
(2) 地质灾害,尤其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其中地形地貌条件和构造地质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公路沿线的地形切割强烈、山坡陡峻、高差显著和断层带发育等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的特点能够在三维地形场景中得到良好的反映;
(3) 公路和铁路的选线,以及沿线桥梁、道班、车站等工程设施的布置,都明显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川藏公路典型路段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工作为川藏铁路的选线、绕避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开凿铁路隧道的位置选择等无疑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