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之我见(1)

2013-06-09 01:10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之我见(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要真正促使学生走上创作之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摘要:要真正促使学生走上创作之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多一些的成就感,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写作;学生;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中,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
大凡爱上写作的同志都有类似的经历:他爱上写作不是第一次获奖,也不是作品变成铅字,或许都难忘教师曾把他的作品当范文来读,哪怕是有人曾表扬他的一个字用得恰当。如果要让学生爱上写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管用:
一、“海选”——发现闪光点
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作家。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和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绝对一无是处。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激起喜悦的心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焦虑、自卑,因而失去学习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沉到作文中去,从粗石中挑出白玉,挑出学生的自信心,挑出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补齐不足、发挥优点。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记得班上有一学生成绩是最后一名,作文从来也没有写到500字,甚至没有几句是通顺的,有一次他写了《我最爱的小狗》一文,其中有句写到“每天放学回家,小狗都要扑到我的身上”,笔者就抓这一句表扬了他的作文很有真情实感,恰巧那天他请假了,笔者于是请边上的同学传话给他。第二次作文时,他的作文破天荒地写到了800字。
也有一位调皮的孩子,他对大自然情有独钟,每次写到家乡的时候总能用很抒情的话赞美家乡:“弯弯的小溪,宁静的田野,那里是我的乐园。可这一切都因为读书而离我远去”。那次,笔者也把他写景的句子在班级读了,笔者读到了他眼里的感动。
还有一学生天生怕写字,有一次日记里写了一篇半抄半改的文章,笔者建议他抄到班级选刊里,他热情高涨,一次又一次改直到完全满意为止。
所以,科学地使用“表扬”以尽快激励学生进入某种层次的写作状态,这一点很管用。再差的作文,也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某句话写得顺畅,你就把它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捧出来,表扬,夸!带着一种爱、尊与惊喜,一股劲地去夸,夸……就这样由此一点,扩而大之,扩而大之……你所用心捧出的这朵小花,就十有八九会成为一朵大花、真花。这种效应,是神奇的。不信,尽可一试。
二、“打造”——授人以渔
不规矩无以成方圆,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信自己是写作的料时,就得适当地授之以渔,学会写作。笔者认为提建议得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时机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忠言也可顺耳,更利于行。如果你的建议是在学生想去投稿时或是在表扬之后,那么一定很受用。记得每次学生的作文被选上时,笔者都建议学生自己修改,请同学修改,然后接受教师的建议,这样几次修改学生都欣然接受,真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上一篇:浅析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实务实训课教学模型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