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奥林匹克跨文化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014-09-18 01:2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奥林匹克跨文化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奥林匹克 跨文化 中国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

  论文关键词:奥林匹克 跨文化 中国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追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源起为逻辑起点,通过揭示奥林匹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机制,以解释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现象,旨在为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进言献策。

  1.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源起

1894年6月16日,顾拜旦精心设计和主持的首次“国际体育教育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来自9个国家37个体育组织的78名代表到会,通过决议复兴奥运会,规定此后每隔4年举办一次奥运会,选出由巧人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起草国际奥委会章程,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奠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基础,使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成为持久的体育与和平运动。这次大会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催生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无疑,奥林匹克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但伴随时代进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不断注人新的内容和精神。

  2奥林匹克文化范畴的界定

奥林匹克文化是个庞大的范畴,从广义来说,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衍生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体技能的改造、发展,以及所采用的各类场馆、器材等物质文化设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念、精神准则、礼仪、运动竞赛规则、体育道德等精神产物.以及奥林匹克所提倡的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内容。从狭义来讲,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非物质性财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有形体、圣火、演讲、雕塑等文化艺术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并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这一传统推向新的高峰。

  3奥林匹克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3.1文化融合: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传播的内涵 奥林匹克文化是个抽象的概念,它需以具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行交流和传播。因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史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史。奥林匹克是人类社会通过体育运动不断寻求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传播的内涵有三个个递进的过程:一是认知和理解。二是达成共识和引起共鸣。三是改变行为。简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史,一方面我们看到,西方体育文化在工业革命之后依其强大的科技手段、经济实力向世界输出自己的运动文化。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西方运动文化,在适应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发展方式也显示出其培养人类超越自我精神等卓越功效。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波及全球。无疑,西方体育文化在与东方体育文化的冲突中尽显优势,这种冲突没有改变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趋势,反而进一步加速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如1932年洛杉矶刘长春的单刀赴会、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参加、1964年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可以说,当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形成为一个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1][2]下一页

    上一篇:试析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