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 健美操比赛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为中学生健美操比赛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为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前言
随着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七届的成功举办,其竞赛机制和管理体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举办比赛,发现一些好的有潜质的运动员,为普通大学和体育院校输送健美操人才。但在比赛过程中发现,参赛学校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面还不够广泛;健美操人才资源储备和开发数量不足,人才梯队基础建设薄弱,缺乏优势群体;在操作层面上尚未形成很强的网络式、辐射的势态。
2分析与讨论
2.1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组织概况
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的组委会由主办、协办和承办单位共同组成,其中协办单位中学生体育联合会(简称中体协)和承办学校组成大会办事机构,为比赛的实际运作管理机构。主办单位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只是挂名单位,没有财力和物资投入,更没有人员参与组织和管理,比赛实质上是中体协主办的非政府组织的比赛。中体协负责比赛的前期筹备、运动员管理及对比赛监督。比赛的组织管理与实际操作全权由承办学校负责。但承办学校的组织管理人员并不懂得健美操的规则和办赛细节,不具有权威性、延续性和专业化的管理机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妥善地协调主办、承办、参赛及参与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导致承办学校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学习如何筹办健美操比赛,如何实际组织操作,必须独立承担资金缺口和赛事风险,长此下去大大影响比赛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比赛的开展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
2.2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参赛队区域性分布
从七届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知,参赛队少,辐射面窄,分布极不平衡。最多一届有37所学校参赛,与我省现有中学3098所,职业高中243所,中等专业学校157所极不协调。由调查知苏南地区参赛队最多占43.1%,其次是苏中地区34.7%,苏北地区22.2%。南京、常州、连云港分别是三地区的代表,参赛队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经济发达的苏州、无锡、常熟等市很少派队参赛。至于县级、城镇中学更少有学校参赛。这些市中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的状况不好,运动队少且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中学健美操普及率低,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健美操教学能力,当地教委、体育局不重视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学校缺乏热情与参赛的积极性,部分城镇、县级中学经费紧张,无能力组队参赛。
2.3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参赛人数统计
参赛者是健美操比赛的核心,参赛者人数多少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规模、效果和发展。前五届参赛人数在224—307人之间。第六届参赛人数之多,为历届大赛之最,达到近几年参赛人数的高峰,突破443人。第七届参赛人数迅速跳水下降到206人,是历届健美操比赛参赛队最少、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比赛,男女运动员比例失调,女运动员占77.1%,男运动员占22.8%。七届健美操比赛参赛人数总计2023人与我省在校中学生人数195.43万人形成强烈对比。参赛人数少,运动员生源严重匮乏,健美操人才资源储备和开发数量不足,人才梯队基础建设薄弱,这种情况违背了中体协大力发展和普及健美操运动的宗旨,不利于比赛的长期稳定和扩大化发展。
2.4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资金来源及分配
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的固定资金来源方式有二种:一、收取各代表队的报名费800队;大众组运动员参赛费100人,竞技组运动员参赛费150人。二、中学生体育协会定额的承办拨款1万元。其余费用由承办学校自行筹款。第七届比赛的固定资金来源是3.2万元。用于裁判费12000元;巨型喷绘、奖牌、奖状、印刷品、秩序册、成绩册等花费4000元;工作人员、编排人员费用6000元;裁判员、运动员伙食补贴10000元;其它不可预计费用15000元。比赛用音响、地毯、租用场地费3万元。因此,承办中学生健美操比赛的费用一般在5—7万元。而这样一笔资金对于普通中学来说太力非常大,承办学校不仅得不到经济实惠,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资金来组织筹备比赛。因而,许多学校不愿意主动承办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