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教育理想的实践价值——教育信念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中肯地说:“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建立在个人教育理想基础之上的——无论他是否意识到了。理想总是高于现实而存在的,没有某种关于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我们就无法从事教育。教育正是牵涉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的潜能的唤醒。“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三、教育理想何以可能——教育理想如何趋近实践
(一)对过去的关照
站在实践的基点,对古代的教育思想去粗取精,把对现在及未来有益的东西,使之成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孔子在《论语》中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种出于本原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显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前人的教育理想到现在有可能还有价值。
(二)对现在的关照
作为一个教师,可能觉得教育理想对中国现行教育估计不足,过于理想化,其实不然,合理的教育理想不希望未来的教育成为现在教育的克隆,未来的教育在未来的现实面前不再撞得头破血流。
(三)对未来的关照
如果说现在是“是什么”,那么未来就是“应该是什么”。理想能成就未来,理想理应也能成就未来。套用朱永新先生的一句话就是“为了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乐在其中。没有了理想,也就意味着前进道路的停止;没有了理想,也就意味着人生意义的终结。”如果说,未来教育是一只风筝,那么现实是这只风筝的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