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文化批判》同仁的启蒙说
至于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从《文化批判》同仁的言论来考察,可谓寄意深远,志在启蒙。《文化批判》在出版预告中说其目的是以学者的态度,一方而介绍最近各种纯正的思想,另一方面更对于实际的诸问题为一种严格的批判的工作。这清楚说明了《文化批判》所要开展的两项工作:一为介绍,一为批判,但重点在后者。介绍、引人是前提、基础,批判是目的。创刊号《祝词》中成仿吾引用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进一步表明“《文化批判》将贡献全部的革命的理论,将给与革命的全战线以朗朗的光火”——“这是一种伟大的启蒙”。是什么促使他们开始这场启蒙运动呢?“开始这种启蒙运动的原因,一是时代已经需要这样的干粮,二是因为我们预期全国觉悟的青年必将起来,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长为我们的后盾”。也就是,不管从时代、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还是从进步青年成长需要的角度考虑,开启介绍马克思主义等纯正思想这样的启蒙运动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一直到事隔50年后的1978年,冯乃超仍然强调了他们当年的想法是从当时中国社会需要的大局出发,“……我们都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大革命失败后有必要加强马列主义的传播工作,这是我们心目中的共同想法”。郑伯奇甚至认为可以用“启蒙”来说明创造社后期活动的基本特点,“当初大家所想的是在广大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列主义学说,而在文艺界中则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造社以一个文学团体,自发地搞起这种启蒙运动,因而对于文艺界,特别对于进步的文学团体,所发生的影响就比较直接而深刻”。可见,按照创造社同仁所说,当初宣传马列主义学说的最重要出发点就是为了启蒙大众,特别是为了启蒙进步知识分子。大革命失败后,国难当头时,他们能自发、自觉地承担起这项重任,实属难能可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