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高校 德育 对策
论文摘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扭转高校德育实效低的状况,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觅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作了一些简要分析,并就相应对策提出一些意见。
一、商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
当前高校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教育与实际脱节。我们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背离,表现在:我们讲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优越性,讲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讲集体主义,助人为乐,而学生看到和听到的更多的却是西方国家生活比我们国家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为集体的少为个人的多,助人为乐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等等。面对这样的许多新问题,高校德育理应做出回答。然而,由于德育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脱离,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其内化,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上发生倾斜并产生智德分离。因此,德育工作也就难以取得实效。
2.理论教育与训练脱节。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理性教育和行为训练脱节。我们的德育往往就德育说德育,重视有言的说理和启迪,忽视无言的体验和感受;偏重学生认识的提高,忽视行为规范。使学生从书本和教师处获得的理性认识得不到生活中实践的支撑,学生们缺乏体验和感觉,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这不仅仅降低了理性教育的效率,也使学生的认识出现了畸形,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
3.智育和德育脱节。德育本来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教学看作是完成智育的途径,摸视了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应寓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也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活动这一相互关系。我们的教育者在德育为首的口号下,把德育从教学中抽离出来,并使之独立运行,甚至出现德育工作者与智育教学人员各自为战,互夺阵地,争抢时间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整个教育就丧失了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使德育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德育也就失去其应有的效能。
4.学校与社会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脱节,也是德育和德育管理难以获得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长期保持的静态平衡被打破了。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异向、异质异步的矛盾突出出来。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各自教育职责的理解不同、教育思想不同等原因,使教育导向步调分离,一方面是学校以社会主义原则和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家庭中种种错误思想、言论、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常常受到家庭、社会上流传的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的冲击,致使学校教育失败,甚至出现学生在校进一步,回到家庭退两步,到了社会退三步的现象。学校长期艰苦教育的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和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5.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际效果的考查脱节。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特别重视活动的实际效果。不重视效果的活动,必然会滋长教育的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是教育和管理实效低下的重要根源。一些教育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去组织活动,而不追求活动的效果,在总结时,往往注重于活动的次数和过程的描述,而对通过活动学生的觉悟究竟有什么提高、行为有什么变化,则往往轻描淡写,含糊其辞。如果只重活动数量,而忽视活动质量和效果,必然会招致学生不满,教育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将因此受到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