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利益分析

2017-05-31 01:0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利益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中国在东亚合作中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利益。通过东亚合
  

  [摘 要] 中国在东亚合作中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利益。通过东亚合作,除了可以把东亚经营成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立足点和根据地之外,在具体的利益方面,还有助于为中国提供一个安全的周边环境,维护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在东亚拓展空间,以及推进中国西部大开发等。
 
  [关键词] 东亚合作;中国;利益

  Abstract:China possesses many important advantages in taking part in East Asian Cooperation. Not only can the cooperation provides China a strategic platform and basic area for China’s growing, but alsocan create a long-term, stable and peaceful outer environment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ncrete aspects, andcan help China to contain the secessionist activities of the forces of “Taiwan independence” in East Asia and can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ea of China.

  Key words: East Asia Cooperation;China; advantage
  
  为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东盟、日、韩)已开始进行东亚合作。我们可以断定,东亚合作带给本地区的必然是共赢的局面,这从欧盟和东盟的合作经验中可以得到证明。对中国而言,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合作,可以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创造出众多有利条件。具体而言之,它可以使中国提出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原则得到真正的体现,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它有助于遏制“台独”势力在东亚拓展所谓“国际空间”,促进国家统一;它可以配合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国西部的大发展。
  
  一、稳定中国周边、维护地区和平的重大举措
  
  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中,东亚不管是对中国的安全方面,还是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的影响应该说是最重的。但是相比于中亚甚至南亚,从整体来看,东亚的局面还是最令人担忧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中亚,中国与邻国成功地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借助于这个地区多边组织中国可以极大地保障国家利益。我们可以依靠它与邻国一起共同有效打击三股势力(分裂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来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可以依靠它来促进和实现中国与邻国在经贸、能源方面的合作,可以依靠它来巩固和加深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可以依靠它来防范和制衡美国在反恐战争之后进驻中亚给中国造成的新威胁。在南亚,中国虽然没有成立地区合作组织,但是中国与该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保持着极为友好的双边合作关系,与印度的关系也正处在快速的改善之中。
  
  但是在东亚地区,情况则一直比较复杂和严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地区外的力量介入并且主导着本地区的安全和政治事务,一些国家同美国维持着双边的安全同盟和密切的军事关系。追根溯源,东亚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在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塑造而成,它依靠的是美国的霸权地位,反映的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心。美国在东亚的战略与在欧洲的不同,它与一些国家构筑双边军事政治同盟来防范和遏制另外一些国家,人为地造成了本地区内的分裂和对立。美国这种做法,或许可以帮助维护它在东亚的霸权主导地位,实现其遏制欧亚大陆的目的,但是却给本地区内的国家造成了威胁,给地区整体利益造成了损害。美国对“台独”的纵容甚至支持,不仅阻碍着中国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台海发生战争的危险。美国还在战略安排上把日本作为“平衡装置”来对中国进行牵制和遏制,妨碍着中日关系走向真正的和好和合作。人们认为对崛起的中国来说,美、日和台湾当局的政治军事同盟一旦形成,将是一场噩梦。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通过东亚合作,可以增进地区和平和安全。因为地区各国之间合作,把各国的关系和利益捆绑到一起。“贸易、金融和资本领域的合作大大推进了东亚地区的相互依赖程度,巩固了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环境。特别是考虑到资本投资对局势稳定性的较高要求,以及东亚各国高度依赖地区投资伙伴的现实,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变得不太可能。”[1]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还会进一步外溢到高级政治领域,形成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从而有助于增进国家之间的互信,增加信息的相互交流,减小误判的可能性。我们从欧盟和东盟两个地区合作组织的经验上,可以看到地区一体化确实给地区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安全。
  东亚合作也以其确凿的事实证明本地区各国之间由于相互合作的加深,国家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而增进了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从而在这个被称为“中国对东盟意图的试金石”的南沙问题上化解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还与东盟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上签字,该条约规定各方有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表明双方选择了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与日本方面,虽然双方存在着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等,但是由于双方在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性,我们可以断定,中日双方将会也只能用协商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分歧和争端,变争执为合作。比如开展能源合作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中韩方面,从2003年9月份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韩关系越来越接近。“由于经济联系的增强,针对中国的韩美联盟变得越来越不可能”[1]。可见,东亚合作不仅可以增进中国与本地区各国的互信、和平与安全,而且还可以抵制美国的霸权主义,削弱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威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随着东亚合作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日、韩和东盟对华贸易额已经或者正在超过对美贸易额),本地区各国之间在经济、政策和安全方面愈来愈向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方向发展(“东亚共同体”已经被广泛提及),中国所实行的睦邻地区政策(“睦邻”、“安邻”、“富邻”)越来越受到地区各国的欢迎和响应。相比之下,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利己主义做法越来越使它在东亚地区失去人心。
  
  二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外部保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中国的发展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也随之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式的快速发展,中国对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以及木材、大豆甚至粮食都急剧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如何长期而稳定地从外部获取这些资源,无疑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
  立足东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保障中国经济发展安全,实现对外开放战略目标的关键措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与东亚经济形成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东亚地区是中国贸易和投资的最大伙伴。 由于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资本结构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互补性,东亚区域经济快速成长,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达到了极为密切的程度。以2002年中国与东亚地区经济方面的一些数据即可见一斑。2002年,在中国投资按实际使用金额累计排名前15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6个是东亚的。它们在中国实际投入的金额为371.96亿美元,占中国同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66%。它表明东亚地区对华投资占了中国引进外资总额的60%以上[2]。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方面,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 200亿美元,其中51%的贸易是与东亚各经济体进行的。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其中与东亚地区各国贸易的增长尤为显著。中国现在已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03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进口国,并且在出口方面,日本2003年向中国经济圈(大陆、港台)出口总额达到13.7万亿日元,已超过对美出口13.4[JP+2]万亿日元。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2004年已提前实现1 000亿美元的目标,接近东盟与美国之间1 200亿美元的水平。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贸易还是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已与东亚形成极为密切的互补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经济的持续和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解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能源供应问题,也很难完全依靠本国一国来独立完成。通过东亚合作建立能源合作网络,来共同保证东亚未来的能源供应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中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纯进口国。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已超过日本。除了中国之外,日本、韩国和东盟都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且都主要来自于中东。如果东亚各国借鉴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建立金融合作机制的做法,在能源供应方面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对解决中国和东亚国家能源供应问题必会大有好处。有中国学者提出共同开发大湄公河流域充沛的水力资源,共同勘探和开发南中国海的油气资源以及东亚主要用油国可联合中东产油国建立合作机制以避免风险冲击等主张。日本有经济研究人士指出,欧洲之所以能够建成欧盟,是由于二战后曾建立了煤钢共同体。因此,在能源问题上,“东盟+3”必须友好地开展合作。同样也有韩国学者建议日、中、韩之间应建立一个能源合作网络,以保证能源安全,并确保能源供应平衡和多样化。
  中国不仅在保证能源供应方面,而且在能源运输安全方面也需要与东亚国家进行合作。中国和日本、韩国在能源安全上都对马六甲海峡过度依赖。狭长的马六甲海峡极易被切断。在马六甲海峡,每年要通过5万艘以上的船只,其中60%以上的过往船只是中国的商船。中、日、韩各国有80%左右的进口石油都要通过危险的马六甲海峡[3]。更为严峻的是,与日、韩备有90天的石油战略储备不同,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才刚刚开始。因此中国石油安全非常脆弱。另外,人们特别担心,一旦因为“台独”问题而导致台海战争,美国极有可能插手干涉。美国海军一旦控制马六甲海峡,就会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报道言中国欲实行“两洋战略”来确保石油安全。一些人认为中国有可能修建铁路或石油管道经过缅甸直通印度洋,或者通过巴基斯坦进入阿曼海和波斯湾;在泰国克拉地峡修建运河或石油管道。这些方案不仅可以避开危险而拥挤的马六甲海峡,而且缩短了路程,降低了运费。但是实际上这些方案也摆脱不了美国海军可能造成的威胁。要保证中国能源运输安全,出路还是在于与周边地区各国进行合作。不仅与中亚和北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进行能源项目合作,而且还应该进行东亚合作。中国当与东亚邻国在经济上共同发展,政治安全上互相信任,形成一个“荣损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样一方面可以赢得东亚各国理解和支持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另一方面又可减低美国对东亚事务介入的程度。例如,当美国以防止恐怖主义破坏为名,提出由美国海军来接管马六甲海峡安全时,就遭到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的拒绝。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在经济发展方面,东亚合作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本地区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10+3”是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成为东亚合作的中心目标。而一旦建成东亚自由贸易区,就会使本地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市场的迅速扩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东亚地区各国经济的增长。2002年11月中国率先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据东盟秘书处统计,该《框架协议》将创造一个拥有近18亿人口,1.7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和1.23万亿美元贸易规模的自由贸易区。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总额将从2000年的1.23万亿美元提高到接近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内贸易水平。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成将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加48%,双方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提高0.3和0.9个百分点。可以设想,更大范围和更大经济规模的东亚自由贸易区若能尽早建成,必然对中国和地区各国的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三、 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国家统一
  
  长期以来,台湾当局为实行“台独路线”,不断地推行所谓的“戒急用忍”和“南向政策”,不仅企图阻止两岸经济上的密切融合,而且图谋通过经济手段取得与东盟国家在政治关系方面的实质性突破。近年来,台湾当局又四处游说,试图与美、日以及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来继续阻止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的东亚地区合作,将有利于遏制台独上述分裂活动,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自李登辉上台之后的台湾当局,推行分裂路线,放弃了“一个中国”的政策,不仅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追求“务实外交”,搞“双重承认”,而且还先后多次提出“南向政策”并付诸实施。“南向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台湾地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如台资已成为东盟国家的重要外资来源。据统计,到2002年底为止,台湾地区成为泰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资来源,次于美、日;是越南的第二大外资来源;是柬埔寨的第二大外资来源;是印尼的第五大外资来源。在贸易方面,东盟也逐渐成为台湾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十年来,台湾地区与东盟的贸易额几乎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2002年,东盟的贸易占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比重达到了13.4%[4]。另一方面,“南向政策”实施后,一度使东南亚国家“一个中国”的政策发生了急剧的逆转。台湾地区各级官员纷纷获准前往东南亚各国“访问”和“考察”,掀起了一阵到东南亚“度假”、“考察”和“访问”的热潮,双方所设的代表机构也纷纷升格。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战略不断推行,必将恶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并刺激它在其他地方推行“务实外交”的野心,给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加大难度[5]。
  东亚“10+3”经济技术合作框架的构建和中国与东盟决定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对台湾当局是个沉重的打击。当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推出后,台湾地区企业在东盟国家的地位下降,而中国的经济分量变得越来越重。2000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双边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的经贸迅猛发展,贸易额成倍增长。2001年,双边贸易额就达到416.41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了4倍多[6]。而仅仅过了3年后,2004年,双边的贸易额就突破1 000亿美元。不管是贸易总量方面,还是增长率方面,中国与东盟贸易远远超过台湾地区与东盟的发展。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实和稳固,台湾地区分裂势力费尽心思在东南亚拓展“国际空间”的企图将难以得逞。台湾当局坚持的“台独路线”造成了它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这一路线还将使它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台湾当局的“台独”将使其变成“台孤”。
  台湾当局为了继续阻止两岸经贸的发展,阻挠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近年来提出要与美、日以及东盟国家等建立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台湾地区经济真正要走出“边缘化”、“空洞化”困境,其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其当局放弃“台独”路线,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并以适当的名义加入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祖国大陆已分别与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对密切三地经济关系,促进港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也能建立CEPA,将不仅有利于解决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问题,促进台湾地区经济的增长,而且还有利于构筑整个中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从而实现“大中国圈的和平整合”,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坚实的内部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事实上,台湾地区欲与美、日以及东盟国家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前景非常渺茫。虽然美国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毕竟远远大于与台湾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台湾当局还提出与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建立自由贸易区,企图通过密切经贸关系来提升政治关系。但是由于中国不仅与上述国家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上述国家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而且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合作,在东亚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在决定是否与台湾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时也必然会从政治角度进行一番权衡。
  
  四、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中国西南部发展
  
  由云、贵、川、桂、渝等省市所构成的中国大西南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物产,而且人口众多,劳动力极为充沛。但是由于该地区在地理上深居内陆,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无论是在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吸收外资甚至获取经济发展信息方面都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中国东部和中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由于中国参与东亚合作,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必将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对东南亚、对亚太地区的开放,使本地区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从而把西南地区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已被东盟认为是其重心所在。在1995年,东盟首脑会议就决定东盟经济应与湄公河流域经济结合起来。1996年6月,“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一次部长级会议召开,通过了《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框架文件》,确立了东盟10国和中国在这一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欢迎日、韩等国家和亚行、世行等国际机构参与合作[7]。东盟认为印支三国和缅甸可以为其提供经济扩展机遇,应以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为契机,来推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人口近2.5亿的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的印支三国以及缅甸、泰国山水相连,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和地理优势。首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拥有木材、矿产、石油以及水电等发展经济的宝贵资源。比如澜沧江—湄公河就是典型的水电资源“富矿带”,它的大落差、大流量造就了巨大的水能储量。中国政府目前已规划在澜沧江下游建设8个梯级电站。澜沧江水电开发不仅为该地区提供丰富能源,也有利于下游的湄公河枯水期和汛期的水量调节。在水陆交通便利方面,据估算,一旦由中国云南向南辐射的水上航线与陆地交通网络建成,中国货物经云、贵、川到东南亚比经华南缩短运距3 000多公里,时间节省5/6,运费降低60%。近年来,中国西南省区与东盟各国经济交流日益密切,特别是在边境贸易方面非常繁荣。而地处内陆的“天府之国”——四川省对东南亚的贸易出口也急剧增长。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为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早在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倡议提出,近几年来同时成为“10+3”经济技术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心所在。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谅解备忘录、中方加入书和《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电力贸易协定》。在具体的合作项目落实方面,中国、老挝、缅甸和泰国4国专家已完成了上湄公河通航的环境评估,中方将出资500万美元资助这一工程的开展;中方将以援助的方式,承建昆明—曼谷公路老挝境内1/3路段;东盟一旦确定好泛亚铁路的选线方案,中方将尽快启动境内相关线路的修建或改造[8]。 中国大学排名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为促进中国大西南的对外开放,为中国西部的大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和经济一体化将使中国西南各省和东盟5个成员国(越、缅、老、柬、泰)在贸易、运输、电力、旅游和信息等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并可以由此而产生出若干区域经济、金融和物流中心。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相邻的广西和云南两省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区位优势,从先前的边缘地带变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某些方面的中心而起巨大的作用。“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广西有可能成为自由贸易区的现代物流中心和资源投资开发中心,云南则成为中国-东盟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商务交流中心”[9]。而“天府之国”——人口大省四川省,不仅可以借助自由贸易区极大地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而且可以让该省劳动力丰富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四川省真正从人口大省变为经济大省。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参与东亚合作可以给中国带来许多方面的利益。东亚合作对中国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机遇,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应当抓住东亚合作的契机来经营东亚,通过采用经济和外交的手段来发展和深化与东亚各国的关系,使东亚成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根据地。因此中国应该为谋求与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而积极参与并推动东亚地区合作。
  
  [参考文献]
  
  [1] 宋国友.东亚为什么是安全的[J].战略与管理,2003,(6):55.
  [2] 马元柱.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政策选择[J].当代亚太,2003,(10):31.
  [3] 殷 罡.安全环境研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J].中国外交,2003,(3):47.

大学排名


  [4] 周明伟.台湾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J].当代亚太,2003,(10):24.
  [5] 陈乔之.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7.
  [6] 梁志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3,(2):27.
  [7] 杨 钟.湄公河流域开发“方兴未艾”[J].世界知识,1998,(2):51.
  [8] 赵春明,刘振林.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与挑战[J].中国外交,2003,(1):58.
  [9] 陈德照.东亚经济合作发展新阶段[J].国际问题研究,2003,(6):50.
    上一篇:中国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制度性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