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京沪比较的首都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17-06-18 01:01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基于京沪比较的首都经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包括对人名、地名、机构名的归化
摘要: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包括对人名、地名、机构名的归化处理,也包括对定语、状语等句子成分摆放位置的归化和对某些介词短语、-ing分词短语等结构的归化。傅译中的归化翻译可以从社会符号学、图式理论、和德国功能主义中得到理论支持。
关键词:归化;社会符号学;图式;目的论
北京市“十一五”
规划纲要指出,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首都经济步入发展水平提升新阶段,市民生活向更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十一五”期间,如何抓住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性机遇,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应对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挑战,改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现状,都需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推动北京市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提高,增加人民的收入,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进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本文先就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谈谈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北京市和上海市这两个中国发展最好城市在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方式的对比,结合其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如香港、纽约等的发展情况,分析首都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笔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发展必须是全面的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发展必须是协调的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发展水平与规模与上海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需要进一步增强整体经济实力
1、总体规模上,北京市远远小于上海市。2004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北京2004年实现GDP 4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从定量上分析,北京GDP相当于上海的57%。 2、人均GDP北京远远落后于上海。2001年,上海人均GDP达到3.73万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按当年汇率折算,人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上海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2001年人均GDP2.53万元,按当前汇率折算,达到3060美元。人均GDP为(25523元/人)是上海的(37382元从)68%,北京的人口计算口径是1113.6万人,上海是1327.35万人。
3、北京工业发展水平滞后,发展速度低于上海市。北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上。北京2004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31:67,上海2001为1.7:47.6:50.7。1998-2000年,北京市工业增长速度高于上海3.4个百分点;2001年,工业增长速度与上海相当,分别为13.8%和14.9%;2002年工业增长速度低于上海5.9个百分点。
针对北京与上海的经济现状发展水平的比较,笔者认为北京落后上海的主要原因如下:
1、工业没有上海发达,主要是因为工业集中度低,造成实力弱。北京工业的主要问题是支柱产业不强,龙头企业不大,北京最大产值的企业只有200亿元的规模,而且做到200亿的只有首钢、燕山石化、联想、诺基亚4家。相比之下,上海的七大支柱产业——汽车、电子信息产品、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船舶工业、纺织等实力强大,一个上汽集团工业总产值就是北京的首钢、燕山石化、联想、诺基亚四大企业之和。
2、工业发展面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制约,大型工业难以生存和壮大。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已经严重困扰工业发展,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地耗明显高于上海市。
3、北京市城乡分工和配套的工业体系没有形成,企业搬迁问题难度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城区和郊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明显。中心城市功能过于集中,没有形成城乡分工和配套的工业体系,加之奥运临近,北京五环之内的工业都面临一个搬迁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发展,更影响北京市工业的发展。
(二)发展质量与北京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
北京市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如北京市的非农业化水平已达91.2%,上海市为92.4%,与反馈信息。专家是决策的“智库”,也是“外脑”,他们以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咨询的形式,拓宽决策者的智力,帮助决策者进行各种预测、分析、论证等,提高决策质量。群众是保证方案得到准确、有力执行的“操作者”,他们有无穷的智慧在实施方案中进行充分发挥,将创出最佳效益。这样聚成“三位一体”集团军,齐心合力,就会使决策方案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和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领导干部要规范决策程序,不能头脑发热盲目“拍板”,减少决策方案的风险系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高明的决策者,首先应当善于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找准决策核心“定位”。然后集思广益,拟制方案。在拟定方案阶段,领导者一定要发扬民主作风,和专家、群众等一起平等地、民主地讨论问题,进行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广开言路,拟订积极、应变、临时三类方案,比较鉴别,以便选择最优方案。再分析评估,方案优选。建立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公示制度,让群众参与方案“品头论足”,择优筛选,提高决策的透明度。最后实施方案,反馈调节。坚持慎重初战、务必求胜的原则,加强决策追踪,锐意创新,不断修正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增强实施方案的最佳效果。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四、坚持求真务实,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最终来源,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都是马克思主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衡量领导干部素质之构成要素。因此,领导干部坚持以求务实精神,崇尚实践,开拓创新,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实践来现代知识,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事无成。同样离开了具体的领导实践,不仅对领导毫无裨益,甚至会空谈误国,没有成就。实践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领导干部必须经常用各种方式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求知于群众,问计于实践,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领导干部的业绩也是以具体领导实践成效之好坏作为检验标准。而为了取得好的绩效,又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拓进取。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是一场新的革命。这样一场革命是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开创的史无前例的新事业,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课题。解决这一课题靠什么,最根本的是靠我们党的正确领导,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
当今的时代,实质上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从当前的实践看,领导干部应该把握以下几条,提高创新能力。(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创新的思想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一代又一代进行发展和运用,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我们只有始终不渝自觉地坚持这个思想路线,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二)集中民智是创新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也是领导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善于借用“外脑”的智慧和力量,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推动创新工程富有成效。(三)提高自身素质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造的基础,领导干部要再,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开阔视野,不断丰富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潜心、执著地加以检验、补充、丰富和提高,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创新能力。(四)建立和营造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和氛围是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领导干部要高屋建瓴,树立“非创新无以发展、非进取无所作为”的时代观念,建立一套能够激励人才创新、考核领导干部创新成效的机制和保障创新机制,真正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创新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发动人人勇于创新、乐于创新,从而在全党形成一个蓬勃创新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