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供应链 协调 战略 VMI
[摘要] 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目地就是达到供应链协调。本文从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在阐述了实践中的四类基础供应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后,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VMI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选择。
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创建无缝的,同步的供应链能带来快速响应和库存成本的降低已成为共识。供应链管理的目地就是达到供应链协调。所谓供应链协调,是指分散式供应链达到集中式供应链同样的绩效。供应链的协调在于创建与整个供应链同步的,透明的、需求可见的模式。
大量学者就供应链协调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本文将从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角度进行探讨。通过对实践中最基础的四类供应链结构的描述和分析,结合其重要影响因素,加深对实践中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的认识。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VMI模式的适用性及其选择。
一、供应链协调战略模式
1.类型描述
在实践中,按协调计划和协调库存两个维度划分,存在以下4种最基础的供应链结构:
(1)传统供应链。其链上各级独立决定产品定单及补货,而不考虑链上上下游相关节点。其特点是,不存在协调,牛鞭效应明显。
(2)信息交换的供应链。供应商和零售商独立下定单,同时交换需求信息和行动计划,以便在预测产能和制定长期计划时参考。其特点是,预测时参考了最终客户的需求;消除了需求延迟及不必要的不确定性。
(3)供应商管理补货(又称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供应链。补货指令由供应商下达;其管理零售商库存,从而决定服务水平。其特点是,供应商对客户存货完全可见,并对其库存管理负全责。对库存的投入大大减少。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同步供应链。只有一个定单决策点,从而将供应商的补货决策与产品/材料生产计划一体化。其特点是,供应商从运作层面管理客户的补货,并应用该可视性生成其自己的供应链运作计划。
2.重要影响因素
以下因素对供应链协调产生重大影响;
(1)客户和供应商工厂的地理分布。供应商越接近客户,越容易实行生产和库存控制。
(2)产品的需求模式。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越稳定,消除牛鞭效应和供需同步带来的收益越大。
(3)产品的特性,特别是生命周期,销售周期及价值。产品生命周期或销售周期越长,越有必要采用供应链协调。同样产品价值越大,对库存控制的影响越大。
二、VMI及其适用性分析
1.关于VMI
VMI是由供应商负责管理客户库存的一种供应链战略。供应商在客户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政策,拥有库存控制权。它打破了传统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获得同步化运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