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及对策

2017-08-13 06:44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nb
                             作者:张春霞 李恩广 潘红霞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符合客观经济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收入普遍有所增加。据统计,1978-1993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33.57元上升到921.62元,增加了5.9倍,其中,家庭人均收入500元以上的户由1980年的1.6%上升到1993年的79.5%。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由1981年的500.40元上升到1993年的2583.16元,增加了4.16倍。
  然而,在我国整个社会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430万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达100万人。1993年占全国人口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约占全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的30%,与此同时,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拿不全甚至拿不到工资,生活困难。1984年前三季度,全国失业救济人数达130万人,当前全国企业富余职工达15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2%。1995年一季度,全国停产、半停产企业涉及到职工700多万人,其中减发、停发工资的人员近500万人,广大农村尚有6500万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
  从具体情况看,收入差距拉大的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拉大。由于历史、自然及政策等原因,尽管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作了很大努力,但城乡差距一直存在,近几年来又有所扩大。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的比值,1995年为1∶2.4,1979年扩大为1∶2.19,1985年缩小为1∶2.2后,1992年上升为1∶3.0,1993年又上升为1∶3.2。这意味着城市居民的日子比农民好上3倍。
  二、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拉大。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中最富有约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4.46%,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全部收入的6.04%。而1989年我国城镇居民中最富有的20%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29.38%,最贫穷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11.65%。二者相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为:
  (1)地区差别拉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虽然全国各地的经济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由于起点不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据统计,1991年,居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广东)是最低地区(河南)的2.1倍,1993年,收入最高地区(广东)是最低地区(吉林)的2.5倍。绝对差额由1991年的1358元扩大到1993年的2565元。
  (2)行业差别拉大。目前社会公认的收入较高的行业为金融、保险、房地产、电力、邮政等,而收入较低的行业为纺织、制造、教育等。据统计,1993年行业间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差额为2278元,1995年扩大到2686元,加上巨大的工资外收入的差别,实际收入差距更大。
  (3)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差别拉大。从1994年国务院对5省市的消费基金检查情况看,企业负责人与职工的收入差别,浙江省一般已达2-5倍,广东省效益好的企业差距在4-5倍,至于帐外及其它收入的差距更是惊人。
  (4)职工差别拉大。目前社会公认的高收入者有: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业主、影视歌星、体育明星、三资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等,他们的收入远远高于企业职工的收入。如1990年私营企业主平均收入为3.1万元,比同期全民、集体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2500元高18.4倍,1992年增至20.3倍。
  三、农村居民之间的差距拉大。1994年,农村居民中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8.97%,1995年增至49.6%,1994年最贫困的20%家庭仅占全部收入的4.59%,1995年增至4.07%,这种差距是相当大的。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距。1993年,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之比由1992年的1∶0.69∶0.66扩大为1∶0.66∶0.54。
    上一篇:关于个人收人差距及其调节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