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范文

2017-08-18 01:5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范文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新竹科技园  产业集聚  制度支持   摘要
  


  关键词:新竹科技园  产业集聚  制度支持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新竹科技园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带动了台湾整体经济的转型。本文将从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大陆开发与建设高科技园区提供经验借鉴。

  1980年12月,台湾在西北部的新竹境内设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新竹科技园区。新竹科技园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产业的心脏地带和科技产业水准的象征。目前,园区内共成立了385家高科技企业、公司,从业人员十一万六千三百余人,拥有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与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部门,并以台基电、华硕、联合微电子等世界著名企业为核心,形成了新竹半导体、光电、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等特色高新科技产业集群。这种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效应正是新竹科技园区区域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来源。

  1 高科技产业集聚模型

  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他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而成的联合生产群体。在此之后,经济学家从很多方面对产业集聚进行解释,尤其从1990年开始,以波特为代表,带动了全球学术界的产业集聚研究浪潮。

  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不寻常的竞争优势集合体[1]。产业集聚不仅存在于许多的传统产业中,更存在于当今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而高科技产业集聚则是指基于一定的地缘关系、产业技术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竞争和合作过程中共同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经济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群体,即关键性的、起主导作用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高新科技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在高新科技园区大量的聚集。如: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台湾新竹高科技园等。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区,不仅高技术产业内部的化程度高,而且区内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和交流知识、技术和信息,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导致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1·1 Bahrami和Evans模型

  Bahrami及Evans (1995)从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角度对美国硅谷高科技园进行研究,并论述了硅谷科技园共生的成员、资源及其互动关系(见图1)。

  1·2 Sabourin和Pindonneault模型

  Sabourin及Pindonneault (1997)提出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应包括四个策略性资源:高素质人力资源、技术基础结构、知识资源和资金资源,并从这四个方面研究加拿大的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形成及其与区域竞争力的动态关系[2]。(见图2)

 

  2 新竹科技园区高科技产业集聚

  与前面所提及的高科技产业集聚模型中的各个要素很符合,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素质人力资源

  高学历、高素质是新竹科技园区人力资源的最大特色。新竹园区厂商拥有高等教育程度员工的比例较一般产业要高出很多,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学历人才的拥有量均高于岛内平均值两倍以上,这对依托人力资源为主力的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大裨益。以2001年为例,园区从业人员共有10·28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到近62%,硕士有1·67万人,博士有1 209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海外归国人员4 292人。在园区20多年发展过程中,归国人员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他们参与设立了公司超过100家,他们所带回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理念在园区生根发芽,带动并提升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

  2·2 财务资源

  高科技产业对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新竹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过程正是各方投资基金源源不断投入的过程。1981年,新竹科技园区只有17家公司,实收资本7·2亿新台币。到1998年底,新竹科技园区有运营公司272家,实收资本额累计达5 106·3亿元新台币,其中岛内资金占90·12%(包括政府投资4·03%和民间投资78·94% ),外资占9·88%。整个园区的资本运作过程是以当局控制的金融资本及配合性的科技官僚与技术开发机构等为中心,经当局科技政策与计划的中介而纳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建构了以官方资本、私人资本与跨国资本及生产技术联合的空间与社会的运作关系[3]。

    上一篇:铜川市产业结构及转型措施分析范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