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2)
2014-10-03 01:25
导读:点。(3)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IR程度不同。月经稀发及无排卵患者IR严 重于部分月经正常及有排卵患者;肥胖患者的IR重于非肥胖患者,生殖功能
点。(3)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IR程度不同。月经稀发及无排卵患者IR严
重于部分月经正常及有排卵患者;肥胖患者的IR重于非肥胖患者,生殖功能障碍也
重于非肥胖患者。(4)青春期患者常先表现为IR及高胰岛素血症,后表现有雄激素
过多及无排卵等生殖功能障碍,即IR与生殖功能障碍在时间上存在先后次序。近2
0年来,大量研究证实PCOS的IR为中等程度IR,胰岛素介导葡萄糖摄取的效能下降
35%~40%[3]。
(二)IR的发生机理
PCOS患者IR机理十分复杂,可能涉及胰岛素调节葡萄糖合成、运输、利用、贮
存及降解等代谢过程的多个器官,如胰腺、肝脏、肌肉及脂肪等。(1)胰岛素B功能
失调。主要表现在空腹胰岛素浓度及葡萄糖耐量后胰岛素反应浓度均明显高于相应
的对照组[4]。胰腺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亢进与体内神经肽类物质失调有一定关
系[5]。进一步研究发现,经静脉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反应浓度相对于外周组
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言明显低于相应正常妇女, 即PCOS患者糖耐量后的高胰
岛素血症水平并未达到外周胰岛素抵抗引起代偿性增加的应有高度,其B细胞产生
胰岛素反应也迟钝[3]。PCOS患者胰腺B细胞功能失调的这种特殊性与是否肥胖及
糖耐量低减无关。(2)肝脏IR。表现为HGP合成增加和胰岛素代谢清除下降,这与P
COS患者是否肥胖有关,不肥胖患者无此异常[4]。HGP增加可加快机体IR状态下
对血糖调节的失代偿,导致高血糖发生及2型糖尿病[3]。肝脏对胰岛素代谢清除
下降是肥胖加重PCOS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机理之一[4]。(3)外周组织IR。这主要
与肌肉、 脂肪等组织内胰岛素受体后的磷酸化异常,使胰岛素信号传递途径缺陷
有关。磷酰胺酸分析发现, 约50%PCOS患者皮肤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基础磷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酸化作用增加,而胰岛素介导的受体进一步磷酸化作用减弱。前者与受体上丝氨酸
残基的已磷酸化数量增多有关,而后者与受体上胰岛素介导的酪氨酸残基的可磷酸
化数量减少有关[3]。实验证实,胰岛素受体丝氨酸磷酸化数量增加是细胞内胰
岛素信号传递的终止信息。约30%PCOS的IR患者胰岛素受体的基础磷酸化作用及胰
岛素介导受体的进一步磷酸化作用均正常,这些患者的IR可能与随后的信号传递缺
陷有关[1]。此外,PCOS患者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4数量下降, 这是一
种原发因素,还是继发于受体后信号传递障碍尚不清楚[6]。由此可见, 胰岛素
受体丝氨酸磷酸化增加而酪氨酸磷酸化下降,是PCOS外周组织IR的主要特征。(4)
雄激素作用。 雄激素对IR影响主要表现在肝脏对胰岛素清除及外周组织降解有抑
制作用,还表现在人为使用雄激素使胰岛素介导葡萄糖摄取下降1/3,药物及手术
治疗PCOS的雄激素过多,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及IR[7,8]。有关PCOS的IR与雄激
素过多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但两者之间很可能是互为因果关系。不过,雄激素诱
导的IR较为轻微[1,7]。
三、IR对PCOS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影响
(一)高胰岛素血症引起雄激素过多
1. 直接作用:指高胰岛素血症通过胰岛素受体,直接作用于卵巢的卵泡膜细
胞,引起功能性雄激素过多。这可能是卵泡膜内多糖肌醇介导的细胞色素P450C17
酶活性增加,加速细胞内孕酮转化为17α羟孕酮及17α羟孕酮进一步转化为雄烯二
酮及睾酮的过程[9],细胞色素P450C17活性增加与该酶上丝氨酸残基磷酸化作用
有关[10]。高胰岛素血症对正常卵巢雄激素合成并无上述类似作用,这表明PCO
S卵巢内细胞色素P450C17酶失调是PCOS患者固有缺陷。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间接作用:指高胰岛素血症加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不协调分泌,间接参与卵
巢雄激素过多的形成。PCOS患者垂体功能失调的重要特征,是黄体生成素(LH)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