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治理与科学治理的渊源探讨(3)
2017-09-04 05:49
导读: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条件,显然是和知识治理格格不进的。知识治理夸大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条件,显然是和知识治理格格不进的。知识治理夸大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治理以为,治理者不可能把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治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把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治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治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同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治理者把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条件是对知识治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以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的态度。在知识治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治理提倡的是知识***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治理,可以看到在“治理者把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条件假设下的科学治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治理而不是知识治理。
固然以知识治理的角度来看科学治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治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结论
知识治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治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治理继续了科学治理。固然科学治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条件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治理作为知识治理先驱的意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科学治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治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题目,科学治理并没有给出说明,熟悉也不足。这些题目是留给知识治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治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参考文献
[1]@Birgit Verworn.Industry as the knowledge base: the way Asians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academic, industrial, and public sec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Vol 34, No3-4,379~389.
[2]@(美)彼得·杜拉克.组织的治理[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