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会计制度下的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2)

2015-01-08 02:12
导读: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 只有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资产,而不能根据计划或合同来确认一笔资产。比如,企业通过购买

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

只有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才能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资产,而不能根据计划或合同来确认一笔资产。比如,企业通过购买、自行建造等方式形成的某项设备,因其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己经发生,就可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但企业通过谈判可能获得的经济赔偿,在未最终获得双方认可的合法文件之前,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核算。只有着眼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使“经济利益的流入”得到保证。

3、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拥有”是指企业对其享有所有权;“控制”是指企业虽然不享有所有权,但掌握了某项资产的实际未来经济利益和风险(即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到企业),可以通过该资产的使用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控制,资源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该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很多,但只有能为本企业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三)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是指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而导致资产使用价值降低,致使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把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由于资产在最初取得时,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其账面价值和投资者预期的可收回金额一般会一致。但随着经营活动的开展,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使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发生背离。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其差额部分所能获取的未来经济利益为零或负值。这时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即为资产减值,根据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就应确认资产减值。

(四)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

永久性标准是指只有永久性(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资产减值损失才予以确认。支持这种标准的主要理由是可以避免确认暂时性减值损失。但要分清什么是暂时性减值、什么是永久性减值是困难的,采纳这种标准,可能促使管理当局故意递延减值损失的确认;而且,永久性标准不符合“资产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

可能性标准是指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确认。美国等一些国家在使用可能性标准时,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是不一样的,确认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计量时使用公允价值。因此,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不贴现值大于账面价值,那么,即使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也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框架保持一致和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比如,当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由于经济性标准在估算在用价值、确定可收回金额时已考虑各种“可能性”因素,不再要求对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等广泛采用这一标准。

资产减值会计对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是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进行的,它摈弃了只对实际已经发生的交易才予以确认的传统惯例,而采用了如下的确认观念:只要某个项目的价格或价值变动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并且对决策有用,就应该确认有关价值的变化。由此产生的问题主要包括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条件、方式、应确认为何种会计要素等。

(五)资产减值的计量

资产减值会计的作用是要通过选择恰当的计量属性表现资产价值的减损来得以体现的。现行实务和财务报告中同时并存多种计量属性,在实务和理论上得到普遍认可的计量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上一篇: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