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资产减值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更多地注入了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决定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为了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使得报表中资产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就必须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使会计人员能正确分析出影响资产减值的复杂因素,判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结合资产减值规范规定的计量标准,正确确定资产减值的数额。并及时通过会计记录反映在会计报表上,使报表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需要会计人员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方面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主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上岗要求、后续教育等几方面进行规范。
(四)全面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
首先,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考察时,可能会被企业暂时的情况所迷惑。其次,对于企业来讲,由于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利润的减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表现,少数企业不愿披露企业的资产减值信息。为避免上述两种情况,应将企业的资产状况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的资产状况明确纳入企业的经营责任制的范围,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情况。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资产减值的因素广泛存在,企业资产减值成为大量、经常的事实,会计信息使用者要进行正确的决策需要资产减值相关信息。随着新会计的实施,预示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已步入了实质阶段,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张竞辉.浅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财务与会计,2006,5.
王丽.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财会研究,2005,9.
严循建.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利润的影响.会计之友,2005,3.
王学怡.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反思.财会通讯,2005,8.
李润成.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理论与实务.财会研究,2006,3.
王仲兵.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郭宪英、李洪光.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操纵.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邵天营.我国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财会通讯,2002,1.
王中军.资产减值理论初探.中国农业会计,2002,6.
肖序、李震.资产减值核算的国际比较和研究.上海会计,2003,9.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