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部分对社会需求与预算响应之关联性研究(3)
2016-07-14 01:00
导读:近年来我国财政困难常有进不敷出的现象,因此,政府对于预算经费的资源配置是否适当,及其预算执行之效益如何,皆为社会大众所应重视之题目,以避
近年来我国财政困难常有进不敷出的现象,因此,政府对于预算经费的资源配置是否适当,及其预算执行之效益如何,皆为社会大众所应重视之题目,以避免资源过度的浪费或使用无效率,而造成国家财政日益困难。
Barrett and Greene (1993)以为社会大众在评估政府的绩效时,通常着重于效果方面而忽略了效率的衡量,尤其是在人事用度占预算高达60%时,效率评估的重要性更是进步。预算经费的适当配置可进步、医疗方面的比例,而提升效率可采用公营事业民营化、进步生产力等方法。
Jones and Thompson (1986)研究指出若要使预算的资源配置更有效率,则政府预算的执行必须进行实质的改革,由于在现行法令规定之下,行政主管倾向将该年度的预算全数支出,以达到预算达标率的要求并显示出其执行成效,即决算数和预算数相符时会受到奖励,反之则遭受处罚。故常有消化预算的情事发生,以免当年度的预算未使用完毕而下年度遭到删减的命运,进行下年度可能政策执行困难,造成预定目标无法达成。若当年度实质支出可能大于原始预算数时,则可以提出预算追加案,以避免发生决算数超过预算数的情况发生。
Williams, Macintosh and Moore (1990)以为大部分与预算和绩效方面相关的实证研究,多着重于营利事业方面,而忽略了公共服务部分。但只要该组织需要达到既定的效率与效果之目标,则不论何种组织皆可适用治理会计的方法。公共服务部分的主管如同营利事业之经理人一般,必须将资源做有效的运用,故要有客观的基础来评估。因此,政府预算的编列和执行都应该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杨煜泰(1999)评估廿三个县市地方政府***局的行政资源运用之绩效,以为各地方政府在编列及分配所拥有的行政资源时,并没有依据前一期施政的结果和社会人民的需求进行考量,来编列下一年度的行政资源。显示各县市政府盲目地运用国家人民所缴纳出来的资源,任意且非理性地分配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地方政府应针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行政资源-预算经费的投进,使行政绩效能够真正的显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警政机关之绩效评估
如何有效地把握员工的工作表现,逐渐也成为一个治理上的重要题目,而对于部属治理才能的发展、工作态度的调整、工作满足的提升等,皆逐渐成为治理者的首要工作之一。为达成组织的目标,以及协助部属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绩效评估已变成当前甚受重视的治理工具。
王怡心(1995),以台北市政府***局为研究对象,来建立八个回回模式作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台北市***局的经费预算和员警编制与社会治安需求之相关性是存在的。因此,可推论为经费预算与员警编制的增加,使破案数增加,有助于社会治安的维护。但在***机关资源有限与人事精简的情况下,增加警力已经不是解决治安题目的最好方法,唯有进步***素质和工作生产力,才是解决之道。
游金昌(1986)探讨刑事***侦查行为至破获这一过程,评核其绩效、可能遭遇的题目及其症结。刑事***的侦查行为可以由其出发点、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来考量。***政府行政的要求为响应民众的需求,代表民众的利益,负责完成政府所应执行的任务等。刑事***因其层级及责任,在侦查执行中要与政策相符合,遵守规范、侦查规范等;在侦查结果方面,要尽其最佳之能力,以完成其刑案侦防的任务。刑事***的侦查结果-「破案」而言,一为工作量,破获刑案的多寡;一为绩效水准,破获率的高低。这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在评核时其比重的高低,为值得考量的题目。至于如何评价其相对量要性,如何赋予其公道的权责,可由实际评核实施中,不断藉回馈资料,根据实际情况而修正,以得到较令人满足的结果。
Todd and Ramanathan (1994) 发展出一个实证研究的模式,以美国纽约市***局为研究对象,探讨预算分配和绩效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模式涵盖了财务和非财务面的资料,运用数种回回模式来探讨经费预算和警力编制是否与社会治安需求相配合,以及评估所投进的经费和警力所产生的绩效。该研究显示,纽约市***局的经费预算和警力编制能符合纽约市民对治安的需求;而针对较复杂的案件,所需投进的经费和警力也相对增加,侦破案件所需的时间也较长。其研究是将治理会计的方法运用到非营利事业上,固然研究对象为纽约市***局,但他们以为这种分析模式可以推展到其它政府单位或非营利事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