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部分对社会需求与预算响应之关联性研究(6)
2016-07-14 01:00
导读:表2 叙述统计量(1997-2000):分年别 1997 1998 1999 2000 Budget 45,271,450(14,488,690) 47,266,071(14,800,883) 48,738,071(14,003,805) 69,468,505(20,573,724) Police 314.14(93.31) 313.07(95.68
表2 叙述统计量(1997-2000):分年别
1997 1998 1999 2000
Budget 45,271,450(14,488,690) 47,266,071(14,800,883) 48,738,071(14,003,805) 69,468,505(20,573,724)
Police 314.14(93.31) 313.07(95.68) 317.43(96.29) 317.86(94.27)
Felony 362.571(186.5384) 436.2857(230.7598) 362(198.989) 359.7857(181.7311)
Misdem 1,591(909.0565) 1,437.429(800.5988) 3,125.143(1,609.976) 3,440.929(1,746.631)
Fmc 0.77(0.24) 0.77(0.25) 0.84(0.36) 0.77(0.36)
注:各变量之意义同于表1。
二、各刑案之报案数与预算响应关系之实证结果
本文之研究目的系为探讨人民列报给各警政机关之刑事案件的破案需求,与各警政机关是否编列适当预算响应之关系,有关前期一般与重大刑案之报案数与当期刑事预算、实际员警人数间之回回估计结果分别列示于表3及表4之中。由于样本资料为12个分局,各分局均有4年之资料,故回回系数的估计系采混合资料估计法进行。由表3可知,以北市各分局之刑事预算对代表人民期看警局破案需求之前一年接获重大刑案之报案数(Felonyt-1)与一般刑案之报案数(Misdem t-1)进行回回,并在各分局前一年整体刑案破案率之控制下,模式之解释力除了共同效果模型外,其余固定效果及随机效果模型均有91%以上之解释能力,其中又以随机效果的模型对资料的配适程度最高(91.6%)。再进一步观察各估计模式之系数时,发现除了固定效果的前一年接获重大刑案之报案数未达统计明显水准外,其余各估计模型中的各自变量均为5%下明显为正的解释因素。综合前二项之估计结果,可推论出台北市所属各分局在***86至89年间,在筹编及核定各分局之刑事预算时,确有依据前一年接获重大刑事之报案数与一般刑事之报案数加以研判,而且可猜测性极高。换言之,警政机关有依人民之破案需求而以预算编列适切地加以响应。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表3 台北市各***分局刑事预算影响因素实证结果(1997-2000)
应变量:Budget n=42
共同效果 固定效果 随机效果
截距 16.89874(0.0000) - 16.98149(0.0000)
Felonyt-1 0.000551(0.0006) 0.000240(0.4336) 0.000448(0.0159)
Misdem t-1 0.000185(0.0000) 0.000183(0.0000) 0.000189(0.0000)
Fmc t-1 0.349013(0.0003) 0.246377(0.0232) 0.284544(0.0117)
F value 57.8708(0.0000) 219.2056(0.0000)
0.8063 0.9115 0.9160
注:各变量之意义同于表1。Budget变量系取对数后之数值。
其次,进一步了解与各分局编制预算资源以响应社会破案需求中紧密相关另一重要被解释变量-即各分局之员警总人数。此处系以各分局预算资源的重要组成项目,即各年度员警总人数,来探讨其是否亦能响应人民的破案需求,其估计结果列于表4之中。由表4可知,其估计结果约类似于表3,但仍有若干相异之处,在模式之解释能力上,共同效果模式之解释能力较低, =67.62%,但固定效果与随机效果估计模型之解释能力却均高达99%以上。另外,所有自变量均为1%明显水准下明显为正的解释变量,因此依此估计结果,亦可推论出台北市所属各分局在***86至89年间,在编列各分局之实际员警总人数时,亦确有依据前一年接获重大刑事之报案数与一般刑事之报案数加以研判,而且可猜测性极高。换言之,警政机关有依人民之破案需求而以适当地实际员警总人数加以响应。
综合前述之实证结果,我国首都各分局无论在编列各分局刑事预算,或布署员警人力时,整体而言,均有参酌前一年度人民重大与一般刑事案件报案的社会需求加以共同拟定。此一实证证据亦支持我国政府在使用人民的纳税钱时,并非全无不适合之处,至少在台北市各警政分局是如此。
表4 台北市各***分局警力影响因素实证结果(1997-2000)
应变量:Police n=42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共同效果 固定效果 随机效果
截距 166.8969(0.0000) - 292.4093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