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探讨
2017-08-07 01:09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探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内部控制评
【摘 要】 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对A股市场的67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分析,揭示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信息披露; 内控规范; 披露方式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的征求意见稿,对于此次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和若干配套指引的公开征求意见,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这是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审计准则正式颁布和顺利实施之后,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然而,内部控制评价规范还有待于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贯彻与实施。其中,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问题理应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一、我国政府关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现行规定
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2月发布文件要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在其年报中披露内控
自评报告及CPA的审核报告①,2007年12月对非金融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做出了规定②,但完全未提及可参照执行的内控披露和自评的依据。随后,上交所、深交所分别于2006年6月、9月颁布并分别于当年7月和次年7月实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内控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时,披露董事会内控自评报告及CPA的评价意见,并结合中国企业的特殊情况分别提供需重点关注的控制活动,为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正确理解内部控制提供新的理念。为了进一步考虑对信息系统有效性的评价,2008年6月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应用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企业,应当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系统一般控制评价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评价”。同时,在《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考虑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及拟评估风险的影响”。为了考虑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企业应将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
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并要求企业出具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企业结合年末控制缺陷的整改结果,编制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中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内部控制鉴证后,单独对内部控制出具鉴证报告。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问题剖析
杨有红等(2008)通过描述性统计对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在对沪市800多家上市公司的调查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的公司很少,两者均不到5%;已经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中,只有6家公布了评估依据,披露大多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而大部分公司都未披露。笔者以A股市场的67家公司③2006年年报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情况。67家上市公司中,深市28家,沪市39家,按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项目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略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反映在表1和表2中:
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A股年报中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并没有集中地反映内部控制评价信息,而是分散在几个部分中。第二,在67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0家明确指出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占30%;只有5家上市公司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足,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