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发展历程

2017-09-06 02:14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发展历程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关键词] 信息系统;模式
[关键词] 信息系统;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模式,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在处理会计数据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和。本文将会计信息系统模式划分为四种: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划分的依据是:信息技术(数据库、、通讯、人工智能、多媒体、感测和识别、光技术等)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程度、以及该会计信息系统模式本身是否克服了传统复式簿记的弊端。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回顾,探讨了各模式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这对于软件公司确定研发方向、对于用户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对学术界确定科研方向,都有借鉴意义。

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15世纪~至今)

其核心是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表、分录和账簿。该模式可追溯到13、14世纪威尼斯商人的借贷记账法,后由意大利数学家、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经过6年调查研究和整理,于1494年11月10日出版了《数学大全》一书。该书共分5部分:(1)算术和代数;(2)商业算术的;(3)簿记;(4)货币和兑换;(5)纯粹和应用几何。其中,论述复式簿记的是第3卷第9部第11篇《与记录详论》①。它是人类上关于复式簿记的最早,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该模式一直延用至今。其缺点是:处理会计数据易出错、效率低、信息孤岛、丢掉了非财务信息。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20世纪50年代~至今)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之中,即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模式,该模式正逐步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费城公诸于世。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使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处理的变革,标志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横向扩展,最后形成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纵向发展并按职能结构可分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会计信息处理系统(AIP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又称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或财务会计电算化,其中包括财务系统: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存货核算、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财务等;还包括业务系统:采购、库存、销售。AIPS处于成熟应用阶段,相关研究重点是电子商务和ERP。
(1)电子商务。20世纪80年代EDI(电子数据交换)得到发展,90年代以后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也得到广泛应用,他们的特点是改变了业务系统中询价、采购、支付、销售、配送等指令的处理平台,不但迅速快捷,而且基于网上的这些业务活动会被自动采集,自动生成财务数据,企业对外实时报告也成为可能。
(2)ERP。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AIPS相当于ERP中的会计子系统,但二者产生的途径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的企业,出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采取两种不同的循序渐进的道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所致的:一是,部分企业从使用易学易用的AIPS开始,再扩展到生产制造、客户关系管理,过渡到面向供应链管理的ERP,典型的软件产品是的用友、金蝶等;二是,部分企业走MRP、MRPII、ERP的开发应用之路,典型的软件产品是北京利玛、德国SAP R/3等。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概念起源于1977年9月,由美国生产管理专家怀特提出,MRPII “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其软件功能相当于AIPS系统加上生产制造系统(含物料需求计划MRP)。ERP在MRPII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客户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计划、采购、库存、生产制造、分销、财务、运输、人事管理、质量控制、产品数据等进行有效管理。第二种途径应该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流途径,因为它符合首先应记录发生的业务、再由业务信息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的流程。
上一篇:我国典当业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