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权益资本计价:会计选择下的信息属性与计量发(2)

2017-09-18 01:06
导读:但同时,FASB也强调:“以权责发生制会计为基础的有关企业盈余的信息,通常在表现企业当前和持续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方面,优于仅限于现金收入和付

  但同时,FASB也强调:“以权责发生制会计为基础的有关企业盈余的信息,通常在表现企业当前和持续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方面,优于仅限于现金收入和付出方面的财务信息”。可见,信息观下的主流规范者仍然坚持权责发生制会计,只是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信息功能的认识。会计盈余与普通股股票价格之间的概念性关系可以通过引入三个关键链加以建立:(1)证券价格与未来股利链;(2)未来股利链与未来盈余链;(3)未来盈余链与现在盈余链。信息观形成的市场背景是不完善和不完全的市场。此时,财务会计信息被看作是混合在一起的价值相关信息的增量。为了降低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人们试图利用会计数据——这个在会计规范和独立审计约束下的信息来源。这种不对称往往导致造成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也为会计选择中的机会主义提供了客观条件。
  从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股票价格不仅反映了信息,还反映了噪音交易者(Noise Trader)的噪音,而且混沌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的导入,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怀疑。于是,在信息观基础上形成了另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计价模型观(Valuation Model Perspective)。在信息观下,研究的重点是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不考虑市场是怎样把信息转换到股票中去的。因为信息观主要假设的依据是市场对会计数据的反应是有效的,即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价值。自然,人们便没有理由去探寻股票价格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内在机制。而当有效市场假说受到怀疑时,人们也就有兴趣去探求新的方法,来揭示这种内在机制。这正是计价模型观形成的缘由。
  计价模型观的建立主要应归功于Ohlson(1990,1995)、Feltham 和Ohlson(1995,1997)等人的开创性研究。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首次将权益资本价值与账面价值和未来盈利联系起来,从而确立了会计账面数字在决定权益资本价值中的直接作用,进一步揭示了会计选择对权益资本价值的影响,从一个完全崭新的角度展示了会计选择与权益资本价值之间内在的数量关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会计选择与权益资本价格波动:两种假说的分析
  
  在实证会计理论被引入之前,国内外的会计学者大多是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盈余信息与股票价格、会计选择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利用规范研究的成果去预测尚未观察到的会计选择行为。这种研究,促进了会计准则的规范化发展,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但同时,也受到了新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挑战。上世纪50年代,莫迪利亚尼和米勒提出的MM理论模型,以及随后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并不影响企业价值。有效市场假说(EMH)理论的发展及其经验检验的结果也表明,股票市场并不受到会计选择的系统性干扰,这些都与规范会计理论的基础相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促进了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而且引发了证券市场会计研究的一大争论,即会计选择对股票价格是否存在影响,由此形成了无效应假说和机械性假说两大流派。
 机械性假说认为,股票价格有规律地受到会计程序的干扰,并预言股票价格变化与那些特定的会计程序变化息息相关。这个假说来源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会计报告是有关某企业的信息的唯一来源,因而投资者使用会计盈利来评估该企业股票的价值。接受此观点的实务工作者和投资者认为,公司管理层会改变会计方法,籍此夸大报告盈余和公司股票价值。而市场则会“因会计方法变化而误入歧途”。早期的机械性假说被看作是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交易成本假设组成的联合假设的一个备选或竞争性的假说。它预计,不管会计变动对现金流量现值的影响如何,可增加盈利的会计变动必然伴随着正值的非正常股票盈利;而可减少盈利的会计变动则伴随着负值的非正常性盈利。

中国大学排名


  与机械性假说相对应,无效应假说是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无交易成本、无契约成本、无信息成本和无税收等假设相结合而形成的。依据有效市场假说,会计程序的变化不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换言之,无效应假说认为会计选择行为对股票价格没有作用效应。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人们不可能仅仅依赖一个公布的会计变动来获取超额报酬,伴随着会计变动的任何股票价格变化都是无偏的(意指股票价格变化反映了会计变动中隐含的公司未来价值的变化)。无效应假说正是这种观点的直接反映。
上一篇:浅谈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