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资本计价:会计选择下的信息属性与计量发(6)
2017-09-18 01:06
导读:2.超常收益及其来源 前面已经提到,超常收益的概念是对导致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不同的综合因素的体现。超常收益主要来源于:(1)对投资产生正的净
2.超常收益及其来源
前面已经提到,超常收益的概念是对导致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不同的综合因素的体现。超常收益主要来源于:(1)对投资产生正的净现值(NPV)能力的追求;(2)延迟确认成本和费用;(3)一些导致账面价值不等于经济盈余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的运用;(4)其他可能导致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不同的经济因素,如管理水平、产品的优势、市场形象和占有率等。稳健主义虽然可能在当期低计了资产和盈利,但只要企业保持实际盈利能力,那么在未来就会得到超常盈余,从而影响权益资本的价值。在F-O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并加以了计量。
3.会计选择的影响
在F-O模型运用时,只要净剩余关系(CSR)(虽然净剩余关系假设的严格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一般认为它符合按照传统会计原则处理得到的会计数据)得到维持,就可以适用于任何会计准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权责发生制会计的自我修正性。比如,假使某种例外的会计方法在本期确认其它方法所不予确认的某些盈利,则其账面价值将由此而增加。相应地,在以后各期内,较高的权益资本账面价值导致所要求的正常盈利(rB﹖-1)增加,从而未来的超常盈余相应降低,并与高估的账面价值正好抵消。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会计选择下的不同盈利数据对公司价值便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但是,上述讨论并不意味着会计选择与权益资本计价无关。恰恰相反,它要求企业更好地遵循一贯性的会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趋近于内在价值。
4.有效合理的公司估价手段
传统的未来报酬贴现模型中,由于涉及将来无限时间的预计及准确性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实用性。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竞争因素将使所有公司的非正常利润趋于零。Penman 和 Sougiannis(1997)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较长时间里(通常为5年),所有不同组合的ROE收敛于一个接近于平均的ROE水平。非正常盈利的收敛性,使得F-O模型在一个较短期间里就能准确地估计公司价值,这种实用性对于促进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计价模型,F-O模型还具有内在概念上的理论优势。F-O模型虽然由股利模型推导出来,但本质上关注的是公司盈利而不是股利,即价值是财富的创造过程而不是分配过程。由F-O模型还可以直接看到,决定公司价值的价值动因是:超常收益、净资产账面价值以及它们的成长性、持续能力。这更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有利于扭转证券市场上对公司价值的投机性认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5.F-O模型的不足
F-O模型的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三点:(1)公式中的r假设是固定不变的,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和企业收益状况的变化,这不符合实际经济环境;(2)计算公司价值需要预测未来5-8年左右的会计利润(奥尔森本人认为可以采用外推法计算得到);(3)未来期间里,假设发生较大的资产重组事件,严重影响净资产的构成和质量时,应该如何使用该模型?事实上,这同时也构成了未来不断完善F-O模型的努力方向。
五、 结束语
很长时间以来,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似乎逐渐对会计数据的作用和意义失去了信心。由于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为代表的传统会计给人们留下了过于主观的感觉,使得会计选择成为操纵利润的主要罪魁。同时,有效市场假说给人们的初步印象,以及资产计价的未来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广泛运用,都促使人们试图略过会计数据(尤其是权益资本的账面价值)去把握股票的内在价值。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传统会计原则形成的会计数据信息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显著作用,对于权益资本计价或者说公司估价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有助于证券的市场价格收敛于内在价值,而稳健的、一贯的会计选择行为能够加速这种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