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单纯致使句中的空语类(1)
2015-06-28 01:05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显性单纯致使句中的空语类(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长期以来,汉语显性单纯致使句一直披上兼语句的外
[摘 要] 长期以来,汉语显性单纯致使句一直披上兼语句的外衣而隐藏了某些句法现象。本文首先从致使义入手将两者加以区分,在批驳“ECM”(例外格赋值)说或叫做“RtoO”(提升至宾语)说的基础上引入了Alboiu (2007)的“Feature Inheritance and Case Value”(特征传承)假说和“Null Expletive”(空虚指代成分)假说。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通过对显性单纯致使句的推导论证后我们得出结论,句中确实存在空语类,但它与兼语句中的PRO不同,而是一种新的空语类null expletive。
ぃ酃丶词] 最简方案;显性单纯致使句;特征传承假说;空虚指代成分假说
显性单纯致使句指的是句中含有致使动词有且只表达致使义的句式。关于致使动词或致使义学界曾有误解。把显性单纯致使句归入兼语句的范畴且对兼语句按照兼语动词的使令度进行分类[1][2]便是误解之一。因为没有了结构的依托,兼语动词的致使义便无从谈起。比较以下句子:
例(1)[WB]a. 团长命令战士。
[DW]b. 团长命令战士出发。
两句中同一个动词“命令”,本义是一样的,只是b句中比a句多了一种致使的含义,这完全是由于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的。而把这种依据结构而产生的意义划入词汇本身的义项范围是不合适的(当然我们并不就此否认词库中不含表示致使意义的功能词项)。针对本研究而言,我们把那些本身含有致使义且在特定句式中只表达致使义的动词称之为单纯致使动词,由此构成的句子称为显性单纯致使句①。在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单纯致使动词有“使,叫,让,要”等,如下例所示:
例(2)a. 这件事使/让/令我很难堪。
[DW]b. 这个问题叫/令/使人摸不着头脑。
[DW]c. 老师要/让/叫我马上完成作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显性单纯致使句在文献中也被叫作使动句,使令类句,使叫让句,兼语句等。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案,比较典型的有“ECM”(例外格赋值)说[3]和“RtoO”(提升至宾语)说[4]。这些研究能够以先进的MP理论为框架,综合运用特征核查、语段推导等手段进行分析,为我们开拓了新的视野。然而他们的研究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说句中是否有空语类存在目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如果有在句中起什么作用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研究首先以对“ECM”说和“RtoO”说的质疑为开端,在论据充分的情况下引入了“Feature Inheritance and Case Value”(特征传承)和“Null Expletive”(空虚指代成分)假说[5],并指出其理论优越性。这两个假说的引入不仅圆满解释了显性单纯致使句的推导生成,而且它们的提出本身也是对语言学理论的贡献,更加丰富了普遍语法的内涵。
1 ECM和RtoO说质疑
杨大然针对李艳惠等人提出的汉语中无ECM现象的说法进行反驳,认为使动结构(即我们所说的显性单纯致使句)中也有类似于英语的ECM现象[6]。如:
例(3)这个消息使人激动。
他认为动词“使”有及物性,因为去掉“使”后成分显然句子不能成立,如例(4)所示:
例(4)*这个消息使。
同时[人激动]俨然一个完整的句法体可以作为一个小句,这样就类似于英语believe类动词构成的ECM句式。如:
例(5)[WB]a. [〤P这个消息使[㊣P人激动]]
[DW]b.[〤PI believe [㊣P him to be honest]]
当然杨也很清楚他的有关“及物性”的论点很容易受到批评,即致使动词是否能单独以“及物性”来评价。如果例(3)中“使”有及物性,则(6)应是合法的:
例(6)*这个消息使人。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实际上,杨的论点是“使/让”在作为没有使动意义的实意动词时均为及物动词,虽然在使动结构中语义变了,但及物性并未改变。我们觉得这样的论断有点牵强。
杨对于致使动词的及物性假设的另一个论点是动词与其后名词间不能加入其他成分,否则句子不合法。事实上,有些动词与其宾语之间可以加名词性成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