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教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2)
2015-09-04 01:05
导读: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学的另一重要领域。近20年来,课堂教学研究不仅涉及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而且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和不同的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学的另一重要领域。近20年来,课堂教学研究不仅涉及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而且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派别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构成了相当可观的研究规模。课堂教学研究方面的迅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足资借鉴,如:关于课堂教学系统中的具体因素分析;关于课堂学习环境的分析;关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分析;关于课堂学习材料的分析;关于课堂活动的分析;关于课堂气氛和状态的分析;关于课堂过程的分析;关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的研究;关于教师在课堂上运行动作的观察与分析;关于课堂教学信息的有效交流的研究,等等。
课堂教学研究采纳了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这些方法是: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的分类方法;原始材料的取样方法;课堂过程的随机观察方法;课堂过程的随机记录方法;取样、观察记录材料的分析方法;教师、学生问卷方法;个案观察、个案追踪方法;评估方法。
90年代英语课堂教学研究领域的迅速进展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的和方法的足够参照。
(三)语言教学理论:习得理论和交际思想
20世纪后50年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存在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种相当抽象的语言哲学体系给各国语言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语言教学的传统面貌。这一语言哲学体系就是Chomsky的转换采成语法理论体系,当今语言教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应当说都与Chomsky的体系有关。
Chomsky在谈论言语生成机制时指出:人类言语的生成与人的头脑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习得装置(a language specific mental structure或称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有关。他的这个假设引起了一些语言学者的兴趣。于是,在6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便着力于儿童言语活动的观察,积累了大量的观察资料,并有了很多令人吃惊的发现。到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初期,这些发现逐步形成了一种语言学习的新理论,即“语言习得理论”,这一理论包括第一语言习得机制、第二语言习得机制、语言环境因素分析、言语错误和失误分析等专门课题。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语言学习的传统看法,促使语言教师和语言教育工作者们重新考虑课堂语言教学的模式、结构、过程控制和评估等问题,从而引发了课堂语言教学的巨大变革。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Chomsky还提出了关于语言能力的两个概念: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表现(linguistic performance)。D.H.Hymes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剖析了语言表现(linguistic performance),提出了著名的概念: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Hymes对Chomsky的linguistic performance概念的这一重要“修正”标志着接续而来的语言教学领域的另一巨大变革:伦敦社会语言学派的崛起;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功能惨饽钣镅越萄Т蟾俚某鱿趾椭鸩酵晟疲豢缥幕交际教学路子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涉及语言教学整体系统的变革不可避免地震撼并动摇了日常课堂教学的传统基础,迫使教师探寻课堂语言教学的彻底改革之路。
习得理论和交际思想使语言教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前,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在教学方法上,70年代以后,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教学目标和大纲上,这一变化导致了教材的大幅度改革。教材的改革也大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们提出的研究课题为什么一定要以习得理论和交际思想为理论基础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把理由总结为三条:
1.习得理论和交际思想在当今语言教学领域中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位或某几位理论家的“一家之言”,而是各国(西方和东方)语言教学界所公认的基础理论,而且已经成为语言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共有的学术财富。
2.习得理论和交际思想在当今语言教学领域中已经不仅仅是理论探讨和理论阐述。它们在教材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已经转换或转化为语言教学的“物质”成果,已经转换或转化为语言教学的实际行为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