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的特点及与中式英语的区别(1)(2)
2017-05-09 01:13
导读:(1) 词汇方面,具体表现为数量大、淘汰率低、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许多汉语借词常见诸英美报刊,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词汇:Confucianism(儒家
(1) 词汇方面,具体表现为数量大、淘汰率低、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许多汉语借词常见诸英美报刊,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词汇:Confucianism(儒家思想)、 Five Classics(五经)、 paper tiger(纸老虎)、 Great Leap Forward(大跃进)、 Cultural Revolution (文化大革命)、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等;反映中国时代变化的词汇:two civilizations (两个文明)、 One China Policy(一个中国政策)、 iron rice bowl (铁饭碗)、 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 floating population(流动人口)、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 emancipate the mind and seek truth from facts(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special economic zone (经济特区)、 reform and opening-up program (改革开放)、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等。甚至有些习惯表达法,例如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了),也为英美人所接受。
(2) 语音方面主要反映在超音段音位层面,如重音、音渡(juncture)、弱化、同化、连读。即使英语再熟练,中国人的语音语调总会同英语本族人有差异,但是这些语音方面的差异不影响正常的对外交往。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英语的语音语调应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广播电台英语节目的主持人的为准,而不是去刻意模仿所谓“地道的”西方人的发音。
(3) 语篇方面,由于受到汉语思维与汉语句法的影响,中国英语倾向于修饰成分前置,致使中国英语在语篇内句子简短,单句偏多。就篇章和文体而言,汉语的陈述和描写跟英语相比更加崇尚华丽,而英语写作崇尚平实;英语论说文喜欢用委婉含蓄的句式陈述观点,而汉语则喜欢直截了当。但在中国人的英语写作和宣传资料中,汉语写作特点和篇章结构几乎难以避免,尤其是在英译的政论文章中。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程 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枫桥夜泊》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理解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