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评价理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地学英语,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新的英语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激励 快乐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理念的陈旧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就是单一的考试,只注重对学生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忽视了人文性。只重结果,重成绩,迫使老师的教学活动只能以考试为中心,采用高压政策及题海战术,使学生学习过程呆板,缺乏生气,学生几乎成了“考试的机器”,师生苦不堪言,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压力,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老师要更新评价理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的英语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再是简单的笔头考试,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通过引入形成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使英语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扩展,强化了评价内在的激励作用,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案例一:她不再流泪了
她叫于佳,个子不高但秀气机灵,初一英语入学摸底成绩零分。问卷调查发现她来自离县城很远的乡村小学,没有学过英语。但她语文,数学基础都不错。
有一次上课时开展小组活动,要求同学们用日常用语进行问候并简单介绍自己。孩子们交谈非常热烈,我来回巡视着,突然我发现于佳一个人暗自流着泪。我心里一惊,莫非她生病了?我小声问她哪儿不舒服,她无精打采地摇摇头,我又问是谁欺负了她,她还是一个劲地摇头,并哭得更伤心了。这时小组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她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根本不能和我们交谈,所以急得哭!”“天啊!这恐怕是我的疏忽了?我怎么就没有注意到她是这么地无助呢?”我了解实情后,轻轻为她擦干眼泪,一个劲地安慰她说:老师对不起你,不知道你的情况。不要着急,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的,老师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她抬起头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恐怕一辈子也望不了那样一双眼睛了,它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立即挑选了小组中一个口语基础较好的同学,一对一地帮助她。在以后的几天内,她又哭了一两次,我也很着急,通过班主任找来了她的爸爸。她爸爸一来也是一脸的无奈与无助:老师,怎么办呢?佳佳来到新学校压力特别大。尤其是英语跟不上,她吃不好,睡不安稳,她几次凌晨四点多就爬起来,端着一本书发呆,我真害怕她闹出什么毛病来。她现在很自卑,觉得比县城孩子笨!学不好英语。我说于佳是个聪明又上进的女孩,千万要想办法开导她,劝她放松些,我们共同来帮助她。买个较好的录音机或复读机让她反复跟读、模仿,练练开口读英语的胆子,突破自卑心理障碍,并不断鼓励她,相信她一定会进步的。她父亲将信将疑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