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英国近2O年来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阐述了英国由发展性评价到PRP国家评价体系再到绩效管理制度的发展变迁,分析各种评价制度的特点,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展性评价 PRP国家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致力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力图通过教师评价的改革,提高教师质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英国在教师评价理论发展和制度建设方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了解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沿革和最新进展,有助于我们把握教师评价的理论走向,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深化对现代教师评价理念的理解。
一、英国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对教师个体评价的对象只限于见习教师,通常由学区的督学或顾问充当评价人,目的是为见习教师的聘任或提升提供信息,对非见习教师的评价则很少进行。而且评价的体系和框架都由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自行确定。
到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公众对学校教育质量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公众认为,他们都是纳税人,应该有权利了解在专业自治背景之下的教育成本效益、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学业状况,要求政府全面推行教师评价制度,以提高教育质量。有鉴于此,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白皮书,如1983年的《教育质量》和1985年的《把学校办得更好》,强调有必要管理教师的“表现和绩效”,并把对教师的评价与晋级、加薪、解聘等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这种以外在的奖励措施作为教师教学行为调控手段的方式,被称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它通过衡量结果,评判等第,明确职责,奖优罚劣或去除不称职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教师已有的工作表现,只关心评价的最终结果,对教师而言,评价的意义仅在于确定其教学的优劣,或者决定其工资、奖金、职称等的升降。评价使教师难以参与其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造成教师与评价者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受某些实际利益的驱动,教师在评价中出现作假现象,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该评价制度的种种弊端大大降低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当时英国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评价引起了绝大多数教师的不满。教师协会甚至公开指责说:这种制度剥夺了教师讨价还价的申述权利,必须加以反对。〔,〕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遭到大多数教师的反对。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政府对弊端百出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开始探索构建新的教师评价制度。皇家督学团从1987年到1989年,在六个地方教育当局对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进行了3年的试点研究,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即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出现
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质上是以促进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教师评价。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它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范围、评价周期、评价者的选择、评价过程和评价纪律等内容。
(一)评价目的
1.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自己的潜力,更有效地履行职责,提高教学水平;2.完善教与学的管理;3.帮助教师找准提高专业水平和完善工作的途径,确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4.协助教师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需要,制定个人的努力计划。
(二)评价原则
1.评价过程是公开的;2.评价是公正和平等的;3.严格执行评价计划,切忌不负责任和办事拖拉;4.教师评价计划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专项话动。
(三)评价范围
在英国,教师评价制度不仅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地方教育当局工作人员也同样实行这一制度。他们规定:“对评价对象的工作加以描述,这种描述将全面反映出评价对象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室以外承担的其他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