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2017-08-13 01:29
导读:英语论文论文,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由于英汉文化的异质性特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摘要】由于英汉文化的异质性特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隐喻的理解往往成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后,探讨出了隐喻的理解过程,即它是一个以靠推理来认知的过程。进而就隐喻的理解、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关键词】隐喻 关联理论 跨文化交际 隐喻的翻译
  
  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表达更为生动活泼的手段之一。作为修辞方式之一的隐喻,以其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特征,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从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演说家,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成语、谚语都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隐喻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英汉文化的异质性特征反映在隐喻上就形成了交际的障碍,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思维习惯来理解外国的隐喻含义,故歧义和误解在所难免,交际失败是其必然。因此正确理解隐喻,恰当转达作者/说话人的意图则成了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取得翻译等效。
  
  1 隐喻 英汉隐喻比较
  1.1 关于隐喻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定义就表现为不同的说法。余利三在他著的《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中说到:“隐喻是一种将以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备相似点,比喻中不使用喻词,有时甚至省略本体。”亚历士多德说:“隐语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 韩礼德(1985)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提出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用另一种语法形式表现出来”。有研究者在其研究中习惯用“暗喻”一词,使之与“明喻”相对应。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同明喻一样,隐喻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隐喻则干脆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用“比喻词”,而隐喻中不用了。如,The news is as a dagger to his heart.(明喻) The news is a dagger to his heart..(隐喻) Joe fought like a lion.(明喻) Joe was a lion in the battle.(隐喻)。
  由于它不直接提出本体与喻体相比,而是巧妙地通过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或哲理去暗示人们尚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对象,表面上看来不像比喻,实际上在暗中打了个比喻,而且往往是比明喻更近了一层的比喻,又被称为“压缩了的明喻”。其含义含蓄,需要根据上下文去领会。例如:J.T.Adams有句名言:Money is the lens in a camera. 为什么说金钱是一部照相机的镜头?很费解。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照相机的镜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面貌,金钱则能检验出一个人的不同品质,故之。
  1.2 英汉隐喻比较
  人类共有的许多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造就了不同文化在修辞手法也有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由于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受其熏陶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其比喻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英汉语的隐喻的异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喻体相同,含义相同。
  隐喻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英语和汉语的隐喻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玫瑰比喻甜蜜。不少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并且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如,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泼冷水,pour cold water over; 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喻体相同,含义不同。
上一篇:浅议中俄数字文化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