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综述(3)

2016-06-30 01:03
导读:四、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形象观 国外最先提出城市形象的是凯文·林奇,他在1960年就出版了专著《城市形态》,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

  
  四、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形象观
  
  国外最先提出城市形象的是凯文·林奇,他在1960年就出版了专著《城市形态》,认为城市形象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方面,并强调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29];Keller(2003)提出“一座城市可以被品牌化”的思想,他认为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19]。
  在国内,张卫国(1999)指出,城市形象是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30]。张宏(1999)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看法和评估,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具体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他指出,城市形象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城市色彩等;软件部分包括城市经济、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干群关系、社会治安等等[31]。张学荣(1996)认为,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公众对由这些因素形成的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印象、看法和评价[32];汤正刚(1997)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来界定城市形象。其中,广义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座城市富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明数值和特色风貌,也是给予社会公众或来访者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狭义城市形象是指由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环卫和生态保护等城建部门的工作状态和质量塑造的有形的、物化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自然环境风貌和人工建设风貌的复合展示,也是它的历史发展状态和现实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33]。刘玉成(2002)认为,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的总体特征和风格。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品味,繁荣城市经济,而且对增强城市实力,优化城市功能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34]。黄景清(2003)认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人们对城市价值评判标准中各类要素(如自然、人文、经济等)的综合性的特定共识。他把城市形象分为狭义城市形象和广义城市形象,其中,狭义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形象识别设计;广义城市形象是指对现有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要素的总体概括[3]。朱玉明等(2005)提出从空间形象、景观形象、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市民形象和文化形象等方面提升济南城市形象[35]。钱志鸿等(2005)探讨了发达国家基于形象的城市发展战略,其核心思想就是将城市视为一种可以经营和营销的特殊商品,运用营销学理论,按企业运作理念,通过采用广告活动、策划重大事件和建设城市实体景观等措施,塑造和营销内涵丰富的城市形象,从而达到吸引资本投资、产业进驻、生活居住、旅游观光、振兴城市经济[36]。孙琳琳等(2005)则探讨了城市品牌形象传播过程中,在传播地位、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手段方面存在的五大误区[37]。司万师等(2005)则从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街景综合整治和街区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38]。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还有不少学者直接把企业形象的三大识别系统(即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嫁接到城市识别系统中来。张明亮等(2002)指出,城市导入CIS就是综合运用MI、VI和BI,向城市内外部传递城市品牌形象的相关信息,加深人们对城市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39]。西方较为流行的城市设计理论——社区设计理论,则主要从城市环境景观和标识设计要素出发,注重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共享空间等的操作设计。罗治英(1997)提出了地区形象学理论,并建立了无量纲的城市形象测算指标[40]。胡同泽等(2004)提出城市形象的地缘识别、人文识别和政策识别的概念[41]。刘立钧等(2005)则从城市空间与形态、城市道路、城市中心区、城市工业区、城市社区、城市广场、建筑,以及城市天际轮廓线七个方面探讨了内陆城市空间视觉形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42]。   
上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