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综述(5)

2016-06-30 01:03
导读:六、简要评述及展望 从笔者在EBSCO的商业资源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国外有关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品牌及相关研究的文献开

  
  六、简要评述及展望
  
  从笔者在EBSCO的商业资源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国外有关城市品牌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近年来,国内关于城市品牌及相关研究的文献开始剧增,国内学者和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思维和逻辑来探究城市发展问题,形成了城市品牌的内部品牌观、受众观、营销观、形象观、文化观等多个分支领域。尽管各分支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较为丰富,但缺乏对城市品牌形成过程中内部品牌驱动机理的研究,使得城市经营者对城市内部品牌和非品牌资源与环境要素对城市品牌形成的影响认识不清,这直接妨碍了城市经营者对城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对城市品牌形成中的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机理也缺乏研究,这使城市经营者缺乏对城市品牌本质的深刻理解,不知道如何改善和控制影响利益相关者认知的各种重要内容和事件,导致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最大化的城市建设、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城市品牌塑造停留在表面的宣传和形象塑造上。
  笔者认为,城市品牌塑造应是城市政府从影响城市品牌受众或利益相关者的体验、满意度和感知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品牌塑造的所有要素,从城市中的人、事、物等细微处着手,并调动政府各级部门、企事业组织和个人(市民)全面参与和领会,真正建立一个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诚信、友爱、互助、和谐、优美、卫生、舒适、愉悦、快捷、高效的现代城市。要做到这些,需要从城市品牌定位、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城市“名片”工程(内部品牌培育工程)、城市的整体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养与城市文化营造、政府形象、以及市容、环境和交通建设等)、城市品牌整合传播、以及城市品牌塑造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11]。因此,城市品牌塑造需要整合运用城市营销、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内部品牌等各分支领域的理论与方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目前,城市品牌理论至少还有以下一些问题[11]:如城市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城市品牌形成的内部品牌驱动效应与机理、城市品牌形成的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效应与机理、基于城市品牌形成机理的城市品牌塑造模型建构、城市品牌的整合传播与城市组织管理创新,以及城市资源与城市品牌定位关系、城市文化建设策略与途径、城市行为形象塑造、城市内部品牌资源整合与培育、城市服务创新与综合管理、城市建筑容貌综合管理、城市环境整治工程等有待深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尹启华,魏海涛.城市品牌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4).
  [2] 孙雷.建设城市品牌.2005-01-27,http://brand.china-aaa.net/elite-neiye.aspx?id=34.
  [3] 黄景清.城市营销[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
  [4] 陈建新,姜海.试论城市品牌[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2).
  [5] 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6).
  [6] 张锐,张燚.重庆城市品牌塑造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C).2006年重庆蓝皮书.重庆出版社,2006.
  [7] Whitfield,Paul.Belfast visitors bureau goes direct to tourist industry to develop city brand[J]. Marketing(UK),11/04/1999.
  [8] 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J].市场经济研究,2003(4).
  [9] 张鸿雁.论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
  [10] 马钦忠.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J].雕塑,2004(1).
  [11] 张燚,张锐.城市品牌论[J].管理学报,2006,3(4).
  [12] 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13] 聂清凯.企业家精神与城市品牌[J].经济问题探索,2004(5).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4] 姜海,陈建新.论城市品牌生成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2).
上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