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3)

2015-05-16 01:12
导读:时间之流原本是连续的,把它人为的割裂开来--说某日的23点59分是,而越日的0时0分就进进了信息时代--原本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尽管本身是无国界的


  时间之流原本是连续的,把它人为的割裂开来--说某日的23点59分是,而越日的0时0分就进进了信息时代--原本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尽管本身是无国界的,但到为止,网络世界与地理世界之间仍然存在边界。网络世界只能随着网路的延伸而拓展。因而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进进信息时代的具体时间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并不拟对信息时代的起始时间做出非常精确的界定。但是概念的混淆却往往导致意义的含混。所以笔者将在下文中努力澄清信息时代的概念。

  笔者以为,在上述指称当前时代的林林总总的称谓中,只有"信息时代"这个称呼是比较恰当的。首先,从技术角度看,当代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同等;网络技术则意味着开放。所以"网络时代"或
"数位时代"的称谓并不能涵盖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其次,从词源学角度看,"比特时代"或"赛博时代"作为由"音译"而来的外来语,在汉语中已经完全不能反映出它们在中的本来含义--"比特"(bit)是binary digit的缩略,它在机词典中多被译为"二进制位",或简称为"位"。"赛博"(cyber)一词源于cybernetics(控制论),后来"cyber-"成为表示"计算机,计算机的"之义的前缀--因此采用这种完全不符和"信"、"达"、"雅"的原则的外来语来指称当前时代是不妥当的。再次,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网络对用户的吸引力显然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上传输的信息流的质与量。尽管这些信息流是以二进制位的方式在网上以光速传输,但对用户(特别是对参与公共领域讨论的用户)来讲,这些二进制位与广播时代的电波一样是不可见的。他们收发的是以可理解的文字、声音或图像的形式呈现的信息。所以,从公众的角度看,把当前的时代称?quot;信息时代"也是比较合适的。因此,本文用"信息时代"来指称当前的时代。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信息时代的特点

  海量的信息开始采取数位形式在分布式结构的网路上以光速传输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尼葛洛庞帝以为数字化世界的四个特质是"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赋予权力" (尼葛洛庞帝,1997:269)。笔者接纳了上述"分权"与"赋权"的观点。但笔者以为,全球化和追求***并不能涵盖数字世界的特征。首先,当代的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四维时空观:当人与信息的相对速度为光速时,所有人都可以同处一个虚拟的共时空间。所以,相对于"全球化","消灭空间"更能反映数字世界的特点。其次,"追求***"是人类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期求,而信息与传统社会相比,其"同等开放"的特点更为突出。第三,尽管这四个特点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但相对而言,"消灭空间"和"同等开放"是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数字技术促进了同等;网络技术则意味着开放。而"赋权"与"分?quot;则是信息技术的上述特征对人类社会的权力结狗⑸?跋焖?斐傻暮蠊?K?裕?收甙凑杖缦滤承蚪?畔⑹贝?奶刂矢爬ㄎ?合?鹂占洹⑵降瓤?拧⒏秤枞??头稚⑷?Α?/p>

  首先,数字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着同等。其一,数字技术把所有的信息数字化为由二进制位组成的"数据包",保证了各种信息之间的地位同等。其二,被数字化的信息可以被无穷复制、长久保存和以光速传递,这就意味着信息的本钱可以无穷降低,从而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更为均等。其三,在数字世界,IP地址是确定个体位置和身份的唯一标识,因而在数字世界中人们的地位是同等的。

  其次,网络技术采用的分布式结构设计在本质上就是与传统的科层式中心控制思想背道而驰的。分布式的交互通讯网络先天具有的无数个节点,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同等的交互通讯,而具有无数个信息源和无数个接收点就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面向全世界发言。因此尽管网络所依托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但网络空间却赋予无权者以发言的权利,甚至使之成为无政府主义者最易得的宣传阵地。"赋权"的结果是"分权",它弱化了中心权威:网络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团体,它帮助多种多样的势力行动,不论它们是好是坏(埃瑟·戴森,1998)。
上一篇:试论体育竞赛伤害赔偿制度的设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