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一个再审案件浅谈民事诉讼证据新规定(2)

2016-03-02 01:00
导读:“盖然性占上风”证实标准指的是假如证实责任的承担者所提供的证据在总体比分量上高出对方当事人或更为可信,那么,证实责任的承担者便完成了他的

“盖然性占上风”证实标准指的是假如证实责任的承担者所提供的证据在总体比分量上高出对方当事人或更为可信,那么,证实责任的承担者便完成了他的证实责任。相反,假如证实责任的承担者所提供的证据在总体比分量上低于当事人或较不可信。则要承担败诉的后果。《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定一方提供证据的证实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实力,并对证实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一规定体现了该标准。关于证实标准,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在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该规定只是在反面用概括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词语,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其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这和刑事诉讼法上的证实标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事实为标准,以法律为准绳”。《若干规定》施行后,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上补充了国际上通行的“高度盖然性”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证实标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同是《若干规定》七十三条又规定:“因证据的证实力无法判定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第七条又对该条作了补充:“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的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老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这就涉及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法律不是十全十美的,任何法律都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原则的适用便弥补了这个漏洞,给予法官适量的自由裁量权符合司法体制改革的趋势。本案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以及自由心证制度判决认定谈话录音的效力是公道正当的,值得效仿和推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此外,《若干规定》还有诸如举证责任颠倒的规定,庭前交换证据的规定此类,都是对以前证据制度乃至整个司法体制的改革。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证据制度的不是孤立自发地形成的,它不可避免地建筑于特定国家的文化和意识之上。固然有的学者对《若干规定》的出台提出质疑,以为有无穷扩大解释之嫌,不利于海事诉讼等专业性强的案件云云,然而“良法”与“恶法”之分在于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不可否认,它的出台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加进世贸组织后的法制环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以上,笔者得出几点熟悉:
一、司法解释的效力。从法的角度来说,司法解释并不是法的形式之一(4),但界对司法解释的效力题目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为司法解释不具有法的效力,另一种是以为司法解释具有法的效力。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由于司法解释是最高院对法律法规的含义、适用等作出的解释,与立法有本质区别。法律法规本身就具有某种含义,只不过很多人不理解或者不了解它自身的含义,所以需要作出解释,解释并没有改变法律法规本来的意思,因此说它具有法的效力也是无可厚非的。
二、证实标准与自由心证的关系题目。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证实标准是由“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高度盖然性”所共同构成的,那么,怎么来确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又怎么来看这个盖然性呢?这就需要法官的自由心证了,需要法官“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占有无证实力和证实力大小独立进行判定”,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具体案件的证实标准。
上一篇: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