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MP3相关的音乐著作权的法律题目及其分析(2)
2016-05-03 01:11
导读:[案例一]美国唱片产业协会诉帝盟公司MP3随声听违反著作权法 RIAA的诉请理由是:Diamond的行为违反了美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章第十七条,其生产之Rio属于
[案例一]美国唱片产业协会诉帝盟公司MP3随声听违反著作权法
RIAA的诉请理由是:Diamond的行为违反了美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章第十七条,其生产之Rio属于1992年美国家用录音法(Audio Home Recording Act of1992,即美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章)所定义的数字录音设(digital audio recording device)之一种,因而要求法院暂时禁止Diamond销售该随声听的行为。1
而被告Diamond对此提出反驳,以为Rio的功能只是单纯地将已经压缩的音乐文件重新播放(playback),与美国家用录音法中的“独立的录音功能”(“independently capable of *** recordings”)的规定并不相同,因此,Rio不算是一种录音设备。加州法院对此作出否定回答。由于,一则从法条文字上看,并不要求数字录音设备的录音功能必须独立运作2;二则,采用被告的辩解说法,将会违反家用录音法保护著作权人的立法目的。
法院最后的审理结果是:固然,Diamond销售Rio的行为确有可能造成对音乐著作权人的损害,由于,根据家用录音法的规定,任何生产数字录音设备的厂商都必须在其生产的设备中装置复制治理系统(serial copy manegement system)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以避免数字录音文件遭不法盗录。故裁定被告应向美国著作权局提存一定的权利(royalty),以便将其分配给相关著作权人,用以弥补权利人因消费者自行使用数字录音设备后可能带来的音乐作品销售减少的损失。但是,对于原告来说,其将受到的伤害并不是“不可恢复的损害”(irreparable injure),故驳回了RIAA要求法官对被告核发暂时禁止令的请求。
固然,这一回合以MP3阵营中的帝盟公司胜诉而暂告一段落。但紧接着,为抵制网络音乐著作权遭受不法盗录的侵害,RIAA于98年12月15日公布与五大唱片公司及IBM公司合作,计划推出一套从网络下载音乐的标准格式EMMS3以对抗 MP3。倘若其他厂商仿效帝盟的做法,RIAA将继续诉诸法律以解决题目,除非该厂商保证其播放的MP3格式文件都经过著作权人的事前同意。与此同时,五家MP3技术的生产厂商(Diamond ,GoodNoise ,MP3.com,MusicMatch ,Xing Technology)4,也在积极筹划成立MP3协会,以游说国会同意MP3的正当化。值得留意的是,全美最大的唱片公司Platinum Entertainment却未加进RIAA同盟,倒是将MP3技术的应用当作一种非常好的行销手段,通过MP3.com这个天天提供歌曲下载多达75000次的网站,免费播放其旗下歌手的歌曲。
中国大学排名
[案例二]:美国唱片产业协会诉纳普斯侵害其著作权违反联邦法和加州法
新近成立的Napster公司因开发出一套极具争议性的音乐软件Napster,在获得互连网上使用者增长最快的软件殊荣的同时,却遭到了众多音乐人一致***。面对往年一年美国唱片业因音乐盗版及不法使用而蒙受高达百亿元损失的惨况,RIAA 再一次愤而出击, 于1999年12月初向美国北加州地方法院提出了针对Napster公司的诉讼,主张其对著作权侵害有共同过失责任而违反联邦法和加州州法并请求损害赔偿。
另外,如打击乐人Dr.Dre也状告MP3转储公司Napster,其他一些乐队也同样对Napster提出了诉讼请求,就连一些大学生因使用该软件也遭牵连而被控告。
此次,RIAA系代表各主要唱片公司向Napster采取法律行动,预备对凡因使用Napster软件而被非法侵害的受著作权保护歌曲,每首诉请10万美元的损害赔偿。
这起被称为是一场艰苦战争的Napster诉讼案,其涉及面之广、其牵涉的法律题目之多,堪称美国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纠纷之最。美国的音乐家们与唱片业者同盟果断要求政府保护音乐知识产权,而今年6月间又传出美国政府微软案件中的首席辩护律师加盟Napster团体,为这个音乐共享软件的制造商被唱片产业与音乐家联合起诉案做辩护的消息。这一讼案事实上已演变为创新科技与音乐版权保护的社会新旧两大产业阵营的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