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2)
2017-01-08 01:08
导读: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确定标准成本在这一系统中的意义不大。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传统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
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确定标准成本在这一系统中的意义不大。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传统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与实际脱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作业成本计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
ABC的出现最初是为了精确地计算成本,解决共同成本的分配问题。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它所提供的信息可被广泛用于预算管理、生产管理、产品定价、新产品开发、顾客盈利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冈,这使得作业成本计算很快超越了成本计算本身,从而上升为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的、服务于企业战略需要的作业管理(ABM)。
从ABC、ABM产生动因和背景的分析当中,人们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推论: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必须有一个高科技制造环境。如果从这点来考察,显然我国企业在目前应用ABC和ABM条件还不太成熟。然而,ABC和ABM是以成本管理为基础但却超越成本管理本身的一种企业管理新思维。因此,尽管我国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生产环境并不多,但是这种成本管理的新思维、新理念可否为我国企业所接受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我国企业中就应存在对这种成本管理思想的需求,表现在企业中应存在一些自发运用ABC或ABM的经验。为此,我们对
期刊上刊出的关于企业理财管理先进经验的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成本管理实务发展的前沿。我们希望从这些先进企业的成本管理经验中发现自发应用ABC和ABM的实例,以便对它们的自发形成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寻找适合我国企业运用ABC、ABM的未来发展模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数据处理
本文收集了1985年一1999年关于企业理财先进经验报道531个。样本分布在至少27个省市地区和几十个行业。从这531个样本中剔除关于地区行业或非盈利组织报道的样本134个,得到有效样本397个。在这397个样本中,通过具体数字说明业绩优良的占59.19%,被评为先进或优秀的占8.06%,既有业绩数字又被评为先进的占5.29%,其他属于经验介绍,占27.46%。这为研究我国成本管理实务发展前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397个样本中,我们对涉及成本管理方法以及ABC和ABM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统计。统计中我们以该项目是否有具体数字、事例或说明为标准,没有数字、事例或具体说明的当空缺处理。
三、成本管理方法分析
我们对397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各种成本管理方法运用样本有189个(其中包括对运用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企业的重复计数)。我们考察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作业成本、目标成本(包括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为决定)循环管理以及质量成本等。表1给出的是统计结果。
表1 成本管理方法统计
作业成本 目标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 PDCA 质量 成本 其他 总数
样本 6 161 2 2 10 8 189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比例 3.17% 85.19% 1.06% 1.06% 5.29% 4.23% 100%
在表1中,“作业成本”样本包括自觉或不自觉采用ABC方法的企业,或者说,明确运用ABC方法的和可视为ABC“雏形”的企业。从统计结果看,这类样本在有效样本中的比例很小。所谓“不自觉”,就是一些企业未使用“作业成本”这一名称,但实际进行的工作已十分接近。
从表1数据可知,目标成本方法是企业运用得最多的方法,占85.19%。由于在我国实务界计划成本、